发布时间:2024-11-22 19:01:29 来源: sp20241122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张景阳 张 晶 岳 靓
盛夏,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森旺社区,一列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号”的小火车格外显眼。这是一个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的大家庭所经营的多功能餐厅,游客可以住在火车上,沉浸式体验老林区的旧时光。
作为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兴安盟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盟之本、发展之基,科学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生态富民结合起来,凝心聚力、未雨绸缪,充分释放出绿水青山生态价值。
“保护生态环境是硬任务。”2002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镇呼和套海村党支部书记白久江说过这样一句话。
22年后,白久江说:“靠山吃山,咱们‘吃’出了好日子!”
记者近日走进呼和套海村了解到,小小的柠条解决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养殖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多年前,呼和套海村养殖牛羊近万只,生态退化严重,如何平衡养殖和生态保护?村民们将目光锁定在种植柠条上。
呼和套海村从2002年开始种植柠条,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柠条拥有粗蛋白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白久江和村“两委”成员前往吉林、河北,引进了饲料加工设备,在柠条平茬期,加工厂内机械轰鸣,工人将平茬的柠条放入机器粉碎加工成饲料,卖给养殖户。
“给羊加喂柠条,省下了玉米、豆粕等精饲料,养殖100多只羊能节省1万多元!”呼和套海村村民包树林告诉记者,选择柠条饲料喂养的羊不仅成本降低,羊肉味道还很鲜美。河北客商代力锋说:“这的羊肉口感好,不愁卖。”
从“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形成的产业链,让当地牧民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
近年来,兴安盟先后摘得内蒙古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第一个地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殊荣。现代畜牧业、农牧业深加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富民新成绩,不断从绿水青山间走出来。
坐拥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如何更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兴安盟未雨绸缪,瞄准了林草碳汇开发交易。
2023年,兴安盟在“先”和“闯”上寻求突破,通过创新采用期货式交易模式,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森林、草原碳汇“双首单”交易。
兴安盟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2023年10月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CCER-14-001-V01)》评估,在为期5年的一个监测期内,兴安盟碳汇交易额可实现1亿元。
兴安盟推进的碳汇工作并没有局限在一城一地一事。在林业碳汇试点中,兴安盟选取了阿尔山市和突泉县。阿尔山市杜拉尔林场林权清晰,有利于快速推进工作。突泉县林地所有权多元化,其推进碳汇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建立的机制,可复制、可借鉴,适宜在兴安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推广。
2023年,兴安盟全力构建“碳汇能力提升+资源严格管理+快速有序开发”林草碳汇制度体系,编制了《兴安盟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等多个专项制度,为加大兴安盟林草湿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力度、持续巩固提升林草湿碳汇能力、快速推动林草碳汇开发交易提供了规范的制度保障。
“在这个制度体系下,未来的‘三北’防护林建设,都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融入碳汇工作。‘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模式,可以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兴安盟林草局四级调研员王珏玮表示。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