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3:33:02 来源: sp20241127
【光明时评】践行大食物观,让食物供给更多元化
【光明时评】
作者:唐薇(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初秋时节,在江苏溧阳南山,满山栗树已挂起毛茸茸的“小刺球”,这些收获的板栗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当地因地制宜开发以板栗为代表的森林食物,广袤山林成为“绿色粮库”。在“中国紫菜之都”连云港,每天都有紫菜经过加工后运往世界各地,仅柘汪镇一地的紫菜产业园,年产紫菜就达60亿张,年产值20亿元,带动约2000人就业,是名副其实的海上“良田”。近年来,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江苏省打破食物来源传统思维,积极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深挖各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向江河湖海、山林大川要食物,以多元化的食物供给充盈大国粮仓、丰富百姓餐桌。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落实大食物观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数据来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9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2023年,我国肉类总产量9748万吨,奶类产量4281万吨,禽蛋产量3563万吨,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的消费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肉蛋奶、水产品等优质蛋白需求不断增加,饲料粮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这些数据反映了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对食物供给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树立大食物观,正是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的消费升级的必然之举。大食物观强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粮食作物来解决吃饭问题,而是要拓展到更广义的范畴,包括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我国除耕地外还有大量的林地、草地和江河湖海等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开发多样食物品种,丰富供给途径,不仅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费需求,还能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践行大食物观,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栽培技术和养殖模式,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例,各地可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以赣南脐橙、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提升了食物供给潜力。
践行大食物观,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践行大食物观有助于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海洋、森林、草原等非耕地资源,能够减少对耕地的压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节水农业,将推动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各地应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撬动作用,加快突破相关核心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挖掘食物供给潜力。此外,践行大食物观要求建立健全食物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物质量安全。加强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人们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践行大食物观,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多方的参与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的投入与保障;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市场力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食物消费需求。同时,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消费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均衡,养成节约食物的好习惯,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18日 02版)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