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7:08:32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10月13日电 题:共建“一带一路”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交而通”,而非“交而恶”?
——专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
中新社 记者 张蔚然
2023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植根于丝路丰厚的历史土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硕果,也极大促进了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辞。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今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国以更开放姿态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为何敞开胸怀致力于开放交流,特别是始终致力于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而通”,而非“交而恶”?在意识形态竞争论大行其道、“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的当下,中方倡议的现实意义为何?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接受 中新社 “近观中国”栏目专访,对这些问题深入解读。
视频:【“一带一路”10周年·访谈】专访杨明伟:共建“一带一路”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交而通”而非“交而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 记者: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一特殊节点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有何内在相关性?
杨明伟:“一带一路”倡议跟全球文明倡议有着很紧密的关联。
从“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看,无论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文明交往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中华民族跟其他民族交往形成的友好之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本身就是从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提出来的,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结果带给中国对外合作理念的最好启迪。
“一带一路”倡议所要实现的“五通”,“通”的既是基础设施和看得见的经济元素,更是人文元素,反映了精神财富的积累和文化多样性的追求。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在论述“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的时候,特别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事实也是如此。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而通”,而非“交而恶”,这些倡议在民心相通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对世界而言,各国间最根本和最持久的相通,也在于民心相通。
2022年8月31日,首趟中欧班列(土库曼巴希—西安)中药材专列抵达西安。 中新社 记者 张远 摄中新社 记者:中共代表团此前访问突尼斯、埃及、黎巴嫩三国,举行文明对话会,您是与会成员之一。三国都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能否请您结合参加对话会的经历,谈谈如何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杨明伟: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受到中东国家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后,中东各国也反应积极,我在随团出访过程中对此有亲身感受和切身体会。
今年5月30日到6月8日,我随以曲青山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访问突尼斯、埃及和黎巴嫩。代表团就中国式现代化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与三国人士进行广泛交流。
代表团面向突尼斯各界举办“从北京到迦太基”文明对话会,面向埃及各界举办“长城与金字塔”对话会,面向黎巴嫩各界举办中黎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东国家对中国系列倡议反应积极,既有现实原因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原因。
这一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也有类似的历史遭遇。双方价值理念相似,都反对“文明冲突论”“伊斯兰恐惧症”,对实现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平共处有着共同的愿望。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对“阿拉伯之春”的反思,他们摆脱美西方国家影响,寻找自己独立发展道路的愿望日益迫切,形成了“向东看、向东行”的时代潮流。
我的体会是,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不仅能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而且会成为推动地区发展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的纽带。
2023年10月2日,游客打卡西单路口的“幸福之路”主题花坛。该花坛以中欧班列、货轮以及海豚为主景,寓意共同把“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中新社 记者:当今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竞争论大行其道,“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美国等少数国家也对“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有诘难和不满,对此您怎么看?中方倡议的现实意义为何?
杨明伟:国际社会的确存在一些反常理、反规律、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客观趋势的声音和一些思维现象,主要体现在西方一些政客身上。他们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逢中必反,极力鼓噪“中国威胁论”。
一些西方舆论秉持固有的零和博弈思维,认为中国的倡议在一些地区“挑战了既有强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会造成地区局势紧张。还有一些人片面认为,中国的倡议是为了争夺全球话语权的口号。这些言论是对中国倡议的不了解、曲解,甚至恶意攻击。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中国提出了一系列落实机制,既有宏观和地区上的机制,也有国与国之间的许多双边合作落实机制,对各国发展,特别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也有少数国家政客坚持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认为中方的倡议与西方国家提出的“普世价值”直接对立。但这些舆论恰恰证明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性以及那些鼓吹者的不自信和忧虑心理。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倡议的关注研究和赞同,证明中国的主张符合世界潮流、符合各国期待、符合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外细化“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的落实机制和具体措施,在对有关国家阐释好这些倡议的必要性时,也需要讲清其中的艰巨性,在实践中推动系列倡议落细、落实、落稳、落好。
2023年8月13日,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自动化码头,多艘超大型集装箱货轮紧张装卸作业,码头集装箱吞吐作业繁忙有序。钟鑫旺 摄中新社 记者:在您看来,党的机构或部门开展的对话交流,可以在多样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何种独特作用?
杨明伟: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三大全球倡议,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和天下情怀。
作为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特别是文明交流互鉴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利用自身编辑和翻译优势,在对外编辑和翻译习近平主席重要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方面发挥国家队作用。比如在编辑出版习近平主席重要著作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个语种版本,《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第二卷英文版等重要著作的编辑翻译和出版推广工作。
我们对一些党的重要著作、重要文献也做了权威翻译,这其中就包括阐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等重要思想理念及其深刻内涵,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提供了权威版本。
我们近年来还通过举办一系列对外合作交流论坛,与非洲、亚洲、欧洲、拉美各国开展广泛对话,对美国和其他西方持客观立场和理性态度的学者我们也欢迎。我感觉到,党的机构和专业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对话交流,在多样文明交流互鉴中确能发挥突出和独特作用。对于我们的权威阐释和深入解读,很多国外听众和学者是认同的。
2023年9月6日,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停靠在哈利姆车站。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中新社 记者:“一带一路”建设引发人们对现代化与文明关系的思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试图控制现代化的定义权和解释权,鼓吹现代化等于西方化,有意无意忽略发展的多样性、文明的“百花齐放”。您如何看待一国的现代化道路与文明的关系?
杨明伟:“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方面,其核心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引发国际社会对现代化和文明关系的思考,特别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察思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从国际视野去理解和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在道路和目标选择上与西方式现代化有着原则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包容性发展、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追求的是本国繁荣与世界繁荣的一致性、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的统一性。这种现代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个人为中心、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可能去做,也无法企及的。
中国式现代化所承载的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与西方式现代化的老路也有根本区别。所以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我们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
2019年7月17日,“丝路翰墨情——外国友人在中国美术馆体验书法魅力”活动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中新社 记者 杜洋 摄同时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着极强的基于国情的自身特色,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是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包容发展、交流发展和互鉴发展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尽管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当中,中国遭遇少数国家打地缘政治和零和博弈的小算盘、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搞出于一己私利的欺凌打压,使得“一带一路”建设出现一些波折,在友好合作中也会有一些曲折和不同声音,但只要大家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全面细致规划合作愿景,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商合作,就一定能化解分歧、破解困难,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完)
作者简介:
杨明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主编、理论中国网总编辑。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曾担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第五编研部主任。历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长期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生平和党的理论研究工作。出版《读懂毛泽东的关键词》《中外领袖之间》《世纪伟人周恩来》《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至1965》《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陈云晚年岁月》等著作多部;主编《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评忆》《毛泽东军事箴言》《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三十年》等多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学习时报》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党的文献》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多篇。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