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文博)海上画派:冲破文人画禁锢,引领平民化风潮

发布时间:2024-12-30 12:59:54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社 上海3月28日电 题:海上画派:冲破文人画禁锢,引领平民化风潮

  作者 谢梦圆

  “海上画派”的两位领路人吴昌硕和任伯年,是一对惺惺相惜的知音。近日,为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举办了“高山流水——任伯年与吴昌硕”展览,展出《群仙祝寿图》《缶翁肖像图轴》《致任伯年信札》等19组/件作品。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吸引各方画家云集。他们吸收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革和创新,“海上画派”由此形成并对中国画坛产生深远影响。“吴昌硕和任伯年分别引领了海上画派的两大流派,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两个高峰。”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汤哲明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说。

  据汤哲明介绍,吴昌硕擅长“以书入画”,即追求用书法和篆刻的笔道绘画,“吴昌硕比较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画幅比较满的金石花卉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画气不画形’,像书法一样用笔流畅,画面气势非常足,是否形似倒是其次。”

吴昌硕1916年画作《国色天香》。 谢梦圆 摄

  清朝中期的“扬州八怪”已采用了这种创作形式,但吴昌硕的贡献在于首创了“石鼓文入画”,令其作品更显斑驳雄浑、苍茫古厚。“他追求的是一种石碑的风化感,这种风格风靡至今,也对日本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汤哲明说。

  与吴昌硕的写意画不同,任伯年学习过素描,对形似的把控更强,并且擅画人物画。在汤哲明看来,任伯年的绘画体现了海派绘画回归现实、亲近大众的趋势,“这就把绘画从传统文人画的禁锢中剥离出来,任伯年加入了当时画人物的潮流中,使得近代人物画在上海率先复兴起来,和现代艺术走向一致”。

任伯年画作《群仙祝寿图》(复刻版)。 (吴昌硕纪念馆供图)

  这项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朝兴起的文人画主导了中国画坛五六百年,在元明清时期也十分流行,主要以水墨画就山水花鸟等主题,整体讲究超凡脱俗、脱离现实。与彼时文人士大夫的“身在朝堂心在野”的审美志趣吻合,同时也难免成为部分人标榜身份的象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朝后期已出现了商业化的文人画,但与兼具平民化和市场化两大特征的海派绘画相比,仍存在本质区别,“元后期主要还是市民追逐文人画,是一种附庸风雅的方式,但海派绘画是主动迎合市场的,背后体现出的其实是等级社会到平民社会的演变”。汤哲明说。

任伯年画作《群仙祝寿图》细节。 (吴昌硕纪念馆供图)

  任伯年认可世俗欲望,画作常以“福禄寿”和民间故事为题材,体现了迎合平民意趣的趋势。此次展出的《群仙祝寿图》就一改文人画的“高冷”,通景十二屏,金笺本,表现46位神仙人物共赴西王母寿筵祝寿的仙灵境界,场面宏大,内容祥瑞。

  “海派绘画是中国绘画现代化的开端,在于把绘画从精英化和等级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种海派化恰恰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意义,平民化和商业化就是现代化的转折。”汤哲明说。

  至20世纪中期,海派绘画已衍生出连环画、新闻画、插图等市民社会需要的多种新文化形式。

《缶翁肖像图轴》。 (吴昌硕纪念馆供图)

  吴昌硕和任伯年年龄仅差四岁,感情深厚、亦师亦友。本次展出的《缶翁肖像图轴》即是两人情谊的象征,该画为任伯年遗作,画面纵贯了数杆劲挺的修竹。1913年,两人共同的学生王一亭经吴昌硕首肯,将吴昌硕形象画于竹后,吴昌硕又为此画作了长题,由此诞生了这幅历经二十年,凝结两辈三位画家浓情笔意的佳作。(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