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6:59:06 来源: sp20250105
农村网民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中,可挖掘的潜力很大。不妨以农村网民群体为抓手,以信息化为动力,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努力,让更多城乡产业在服务农村网民中壮大,让更多消费潜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我国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过3亿。要对3亿多农村网民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充分挖掘他们生产生活需求中蕴含的巨大产业机遇和经济潜力。
互联网发展初期,人们常用数字鸿沟来形容城乡信息化差距。彼时,农村是互联网世界的边缘,宽带和电脑还是稀罕物,生产生活都谈不上信息化。伴随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数量在减少,但由于信息化加速,农村网民数量在增加。一增一减的结果是,从互联网对生活的渗透来看,农村受到的影响之广不亚于城镇。农村网民的社交、消费、观念等都因互联网而全面改变。
不过,从互联网对生产的渗透来看,农业受到的影响之深尚不及其他产业。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仅为非农产业的1/4左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业内认为,信息化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提供了解决方案,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一招。但是,智慧农业仍处于起步期,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面临诸多难点卡点,在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等环节面临瓶颈。从市场营销角度看,这些难点和瓶颈恰恰是新的机会。
农村网民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中,可挖掘的潜力很大。以扩大消费来说,促进农村消费是重要一环。从增量看,农民创造的消费增量已经和城镇居民差不多。随着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以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无疑,其中多数来自农村网民群体。以增加投资来说,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是重要内容。有关部门2023年的测算显示,此后5年到10年,仅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投资需求就有近15万亿元。无疑,农村网民的投资意愿是重要驱动力。以做强产业来说,更为显而易见,农村网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构成者,是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主要参与者。
过去,农村转移人口是人口红利的重要来源,支撑起制造业传统优势和城镇建设。如今,农村网民则是新的人口红利的重要贡献者,支撑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从绝对值看,农村网民的数量依然远低于城镇网民,但从增量看,却是互联网用户增量的大头。农村网民是农村居民中最具经济活力的人群,这一群体的存在让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更加顺畅,极大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强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这启示我们,不妨以农村网民群体为抓手,以信息化为动力,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努力,让更多城乡产业在服务农村网民中壮大,让更多消费潜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让更多农村群众搭上信息化快车,畅通工农城乡循环。
具体而言,推动生产方面,要以智能化全面提高农业产业效率,加快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驱动传统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变。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补齐农产品加工储运短板,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幅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扩大消费方面,要通过改善硬设施、优化软环境,顺应消费意愿、扩展消费场景,促进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让“养在深闺”的土特产出村进城,让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到农村,使农村网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实现。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