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的风,拂过阿尔山乡村

发布时间:2025-01-01 12:24:16 来源: sp20250101

  “住了这么久,我都快变成西口村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孔繁迪笑着说。

  不久前,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兴安盟行政公署、阿尔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西口村艺会·2023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开幕。

  阿尔山乡村艺术季是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行动”计划的首个示范实践项目,立足西口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代表的10所艺术院校及设计机构、25个艺术家团队、近300名师生携手村民与手艺人,共同在西口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孔繁迪就是其中之一。

  艺术和乡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曾经贫困的西口村是如何变成“打卡景点”的?这为西口村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西口村,这些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当艺术与乡野发生碰撞

  2019年年初,西口村脱贫,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2022-2023年,清华美院与西口村开展了首次合作。

  “西口村只是缺少吸引游客的一个理由。”阿尔山乡村艺术季执行策展人温博认为,西口村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等方面都很优秀,但是需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借助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为其文旅产业“赋能”,因地制宜走向乡村振兴。

  如何让村民真正理解与认可艺术团队?面对疑惑,清华美院团队先从艺术普及的角度向村民介绍“大地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解释,大地艺术是指艺术家们利用自然界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态的大型艺术创作,让大众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阿尔山艺术季则是清华美院探索的一种“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艺术设计的核心作品,为当地文旅产业赋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带动当地产业增值。”温博说。

  为此,清华美院不同专业的教师与村民展开6次项目前期调研与交流。第一次交流时,仅有一些村民代表参加。不少村民最关心的是“效益”问题,质疑这件“花钱费力”的事情能否为西口村带来收益。“我当时就告诉他们,效益肯定会有,但过程是持续的。”西口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吉成说。

  随着交流不断深入,情况在慢慢发生变化。让杨吉成印象深刻的是,到第二次交流时群众自发到场,再到第三次交流时,村民的态度由迟疑转为支持,“大家看到清华美院师生是动真格的了”。

  2022年9月到今年9月,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完成各种前期准备。这一年,清华美院约有200位不同专业的师生分批来到西口村进行在地性的作品创作。

  对第一次来到西口村的学生们来说,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在作品创作时需要运输木头等材料。“不少学生在城市里面只骑过自行车,没接触过三轮车。”温博笑着说,因为运输需要,很多学生跟村民学习开电动三轮车。

  游客喜好的参观路线、艺术作品的景观环境都是创作团队选址的重要因素。这些都由清华美院师生与西口村村民共同决定。以选址为例,为避开当地农耕用地、林业用地,多个艺术团队邀请当地林业部门和村民共同查勘,最终找到了合适的选址。

  选址结束时,《森林之子》的主创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董书兵望着刚刚确定好作品点位的红绳标记松了一口气,“作品创作终于可以开始了”。而这又是不少艺术团队面临的下一个落地的关键点。

  “628条鱼代表了西口村628户村民”

  因地制宜、村民共创都是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创作原则的重中之重。温博解释,因地制宜指的是挖掘西口村的“生活气”,提炼出西口村本土特色的文化基因,将其“艺术化、形式化”,让游客更好地认知作品;村民共创指的是艺术团队并不是一厢情愿地赋予作品“意义”,村民是最了解当地文化的人,所以与村民共同创作作品。

  “我们来到这里,一开始是跟着村民学习的,在他们的带动下了解当地文化,这其实是一种双向反馈。”温博说。

  一眼望去,山坡上森林中央的草丛呈现一片“海洋”,“海洋”由高低不一的木桩制成,上有绿、黄、白、红、蓝等多种颜色,微风吹过,树木摇曳,蜿蜒曲折的木桩呈现“动态”。这个名为《层林叠浪》的作品是孔繁迪与9位村民在山坡上耗时20天完成的。“我希望用七彩的海浪预示西口村的村民们能够过上五彩斑斓的生活。”孔繁迪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层林叠浪》的创作灵感来自孔繁迪在西口村的一次考察。他发现,村里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堵由40-50厘米长的木头组成的“墙”,这些木头是当地村民日常烧火做饭用的“柴火棒子”。

  “靠山吃山,我想让这些木头重新回归山林。”孔繁迪表示。在选址时,他发现此地的地形结构与海浪相似,便决定在这里进行创作。

  环境赋予作品生命,同时也为创作带来不少困难。“我们不能大肆破坏环境,所以木头都是村民用小车子一点一点拉上来的。村民在作品的创作中起了主要的作用,我只是个设计者的角色。”

  如何将普通木头锯成海浪的形状?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孔繁迪。他将木头分为40厘米、60厘米和90厘米3种类型,安装完成后又用油锯一层一层“把层次感拉出来”。孔繁迪指了指上方的木头,“这样起伏的感觉就出来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的作品《连年有鱼》在构想之初,艺术团队的想法并不明朗,在与村民的沟通中,团队了解到当地有一种哲罗鱼,每年在国内产卵后会在冬天游到俄罗斯,第二年春天洄游中国,继续繁衍生息。团队认为以此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地自然生态的表达,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

  “这都是村民带给我们的,否则我们对当地文化的认识没有这么深入。”温博说。《连年有鱼》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西口村村民的祝福:作品中包含的628条鱼代表了西口村628户村民“连年有余”的美好生活。

  让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西口村与清华美院合作,目标是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杨吉成介绍,在西口村的平稳过渡期,村里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目前,西口村村民主要种植大豆、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养殖牛羊鸡鸭等,还开始从事旅游产业。

  据杨吉成介绍,之前西口村没有游客,也没有任何与旅游相关的收入,而今年的游客数已达到1万人次左右,第三季度西口村整体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

  西口村村民、柳编技艺非遗传承人董丽梅专门腾出一间屋子,里面摆满了盘子、花篮、帽子等多种柳编作品。她参与了《连年有鱼》的创作,但从未想到自己的手艺有一天能变成艺术作品,因此“特别有成就感”。她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全国各地的游客会到西口村观看小小的柳编作品。

  阿尔山乡村艺术季不仅为西口村增添了艺术气息,更为村民提供了收入来源。柳编作品“火”了之后,董丽梅开设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今年第三季度,她的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

  清华美院的学生在西口村创作期间,住在商艳的民宿里。商艳精心照顾这些学生们,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帮孩子一会儿叫我姐,一会儿叫大姨。”当学生在客厅创作时,商艳虽然“看不懂”,但会在旁边“瞅一眼”。“越看越觉得欢喜,这些孩子让我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商艳表示,作品完成后,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也为民宿增加了收入。

  西口村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杨吉成的未来规划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向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带动西口村的经济发展”。

  艺术的风拂过阿尔山的乡村,让不少村民明白了这个道理:是艺术作品和自然风貌的结合,将游客吸引来西口村,从而带来收益。

  还有一个变化让人欣喜。之前西口村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今很多外出发展的年轻人主动与杨吉成沟通。“他们想回来创业,办民宿。”杨吉成说。

  一年四季,阿尔山风貌不同。冬天马上来了,杨吉成对西口村的近期规划是推出“冰雪主题”,利用当地泉眼等自然优势打造天然冰场。

  这也是这个项目设计的初衷。据了解,该项目旨在发挥高校专业资源优势助力乡村建设,通过打造核心艺术景观、美化村容村貌、改造民宿和商业、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积极推动西口村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主题休闲度假村、艺术推动乡村振兴的全国样板村。

  “我们在这里,由美院师生和西口村村民一起进行在地性共创,创作与自然相融合的艺术作品,本身就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2023阿尔山乡村艺术季总顾问覃川表示,“通过这类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们的师生有机会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有机会和乡村百姓一起共同创造美的生活和美的梦想”。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叶雨婷)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