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企业打响“生存战” ,万亿级产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23 17:22:24 来源: sp20241123

  作者:林春挺

  赵佳栋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自己坐了一次从净赚数千万元到即将亏钱的过山车。

  赵佳栋是一家小型储能电池生产商的大股东,今年下半年以来,受行业产能过剩冲击,仓库里堆满了货物。同时,电池价格的持续下滑,迫使他们减产止损。

  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规划建设产能已超过1500吉瓦时,这相当于三峡水电站2022年发电量483亿千瓦时的3倍,用电大省广东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7870.34亿千瓦时的1/5。而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需求最多只有189吉瓦时。

  产能过剩在加剧行业价格竞争。在近期的招投标上:储能电池价格跌破0.5元/瓦时、储能系统跌破0.7元/瓦时,相较年初价格均接近腰斩,价格逼近成本价,行业惊呼“全行业基本上都不赚钱”。

  但现实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去库存,不少企业已经报出了远远低于成本价的“跳楼价”。

  “从市场规律来看,储能产品的价格一定还会继续下行。”12月12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价格的下行,一定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材料和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进而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储能行业“价格战”正在升级成为“生存战”。短短一年时间,万亿级储能产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昔日的辉煌:躺着赚钱的一年

  赵佳栋的本行与储能风马牛不相及,他相信“什么能赚快钱就做什么”的商业哲学。在进入储能行业之前,他做过废铁回收、口罩制造等生意,还曾倒卖过煤炭,且几乎每次都踏准了点。

  2021年6月的一天,他与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在一次酒桌上谈到了储能,其中有人认为,这将是一个与疫情期间制造口罩一样,可以在短时间里赚大钱的行业。

  储能指的是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类似于一个大型“充电宝”。为快速了解储能行业,他们用贸易商的身份,花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国各地多个储能企业,还加入了各种储能微信群,在里面“只看不说”。

  经走访调研,他们决定合伙成立一家储能电池生产公司,然后从一家储能电池企业手里购买了一整套二手生产设备,再从走访过的储能电池企业挖了上百号人。

  2021年11月8日,在一阵锣鼓声中,他们的生产线在一个临时租来的厂房里正式投产。

  生产线投产后,公司业务进展之顺利,远远超出了赵佳栋的预期:“订单不断,电话接到爆。”而给他打来电话的,很多都是些中间贸易商,他们通过购买相对缺少销售渠道的小型储能电池厂家的产品,倒手销往欧洲等地,从中赚取差价。

  2022年,俄乌冲突推动欧洲多国能源价格和电力价格节节攀升,欧洲光伏+家储装机迅速爆发。这一年,全球户储新增装机量达到15.6吉瓦时,同比增长136%,其中欧洲市场户用储能(俗称“户储”)新增装机达到5.7吉瓦时,同比增长148%,在全球市场的占比高达36%。2022年1~5月仅德国已有超10万台户用储能产品装机,意大利、西班牙和东欧户用储能装机全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我们当时真是躺着赚钱,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就像一台印钞机。”回忆往昔,赵佳栋不由地扯起了嗓子,“去年我们净赚了6000多万!”

  另据Wind数据,2022年,全国25家主要储能上市公司合计收入5566亿元,同比增加102%。以储能龙头派能科技为例,这一年,该公司净利润达12.7亿元,同比大增303%,股价更是一度暴涨逾3倍。在这些企业中,部分企业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过90%。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光是2022年前9个月,中国锂电池累计出口达349亿美元,同比增长83.3%,超过了2021年全年所有锂电池出口额。当前,90%以上的储能电池主要使用锂电池技术。

  而仅在2022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36吉瓦时,其中接近80%的出货都在海外,且绝大部分企业的出货量远超2021年度全年的出货量。

  与此相应的是与储能相关企业数量的暴增。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天眼查统计发现,2018年~2022年,全国新增注册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分别是3631家、4509家、4006家、7088家和37045家。也就是说,2022年新增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数量,是前四年总数的两倍。

  业内预计,到2030年新型储能市场将达到万亿元。

  也是在2022年,随着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以及储能行业的赚钱效应,大量的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切入储能赛道。同时,至少有20多家原本与储能无关的上市公司布局了储能领域,其中不乏锅炉、水利、空调、工程机械、电脑配件、环保等企业,甚至包括食品、教育等行业。

  “入行一年多了,我现在连储能的很多概念都搞不清楚。”赵佳栋说,“但这并不妨碍我在这个行业里赚到了钱。”

  货物堆满仓,亏本大甩卖

  繁荣总是伴随着泡沫。赵佳栋在储能行业的好日子并不长。

  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公司订单直线下滑,吓了他一大跳。“根本来不及反应。”他说,“去年都是客户抢着到公司来找我们下订单,但现在是我们不得不主动跑出去找客户。”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占比较高,但海外包括美国、英国等大型储能项目并网缓慢,传导至系统装机和电池端的需求放缓。在户储方面,欧洲户储需求放缓,储能产品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结果是,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跟不上中国储能行业产能扩张的速度。

  中金公司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达到189吉瓦时。而高工产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就已经超200吉瓦时。受此影响,中国储能电池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不足30%。

  而截至2023年8月,已有超过100多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出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逆变器方面的项目规划,计划投资金额超过5700亿元,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规划建设产能超过1500吉瓦时。

  储能相关企业数量继续猛增。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5日,国内涉及储能的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5万家。其中,2023年初至12月5日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有6.5万家,数量是2022年全年的1.7倍有余。

  另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023年12月5日,A股储能相关概念股多达383只,而在两个月前,A股储能相关概念股约为360只,上市公司涉足储能行业的趋势仍在持续。

  在产能过剩带来的激烈竞争面前,赵佳栋他们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降价再降价”,但这种策略收效甚微。他发现,为抢占市场份额,整个行业都采取了同样的打法,以至于他“好不容易谈好的一个客户,对方下一分钟就转头去找别人”。

  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2022年储能电池价格高位时超过1元/瓦时,而目前的报价已经下降约50%,至0.5元/瓦时左右。“这已经接近了成本价。”从事锂电产业研究多年的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的成本价大约是0.45元/瓦时。”赵佳栋说,但目前对外销售的报价已经跌破0.36元/瓦时,“亏本大甩卖”。

  墨柯则告诉记者,他最近在多家成规模的储能电池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最低报价11月中旬的时候已经到了0.33元/瓦时,目前有的企业甚至进一步跌到了0.25元/瓦时。

  下游储能系统报价也随之走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受上游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影响,EPC和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一直呈下行态势,其中,储能系统不断向0.7元/瓦时下探,与今年初相比下降40%。

  而近日,中核汇能6吉瓦时储能系统集采中,最低报价达0.638元/瓦时,再创新低。但行业普遍认为,储能电池价格还没有探底。

  这背后,与产业上游碳酸锂价格呈大幅下降的趋势有关。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飙涨到近60万元/吨,但如今的价格已经跌到10万元/吨左右。

  “我们的锂辉石工厂在三个月前就关门了。”12月8日,在四川倒卖碳酸锂原材料锂辉石的张国豪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他在年初曾向记者表示,自己一直找不到客户,甚至连“零零散散的订单都没有”。他是在2022年下半年进入锂辉石领域的,最后亏了一两千万。

  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下滑。再以派能科技为例,该公司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收30.5亿元,同比减15%,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1.5%;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跌71%,利润同比下滑110.05%。目前,派能科技的股价已经由2022年最高时的494元,跌至目前的100元左右。

  曾发生在动力电池行业身上的教训,正发生在储能电池行业身上。网上曾流传过一则有关动力电池的段子:“磷酸铁公司在等铁锂厂给单,铁锂厂在等电池厂给单,电池厂在等车厂给单,车厂在降价等消费者买单,而消费者被套在了新能源股票上。”

  洗牌进行中

  赵佳栋现在很是后悔自己当时“信心过于膨胀”,扩产太猛。如今,为了消除库存,今年10月份,他和其他几名股东一致决定减产,让部分员工暂时放假,厂里“留下的都是些销售人员”。

  企业规模更大的捷威动力也传出了提前放假的消息。最近,一份由捷威动力出具的《公司停工停产、员工放假及培训通知》在网络上流传。通知称,受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保证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经管理层研究决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天津捷威开始停工停产。

  捷威动力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逾12亿元,总部位于天津,同时拥有盐城、长兴两大生产基地,有效产能达到10吉瓦时,在职人员超过2400名。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业务板块,其中天津作为动力业务中心,嘉兴作为储能业务中心。

  第一财经记者多次拨打捷威动力天津总部电话,以求证上述通知是否属实,但电话提示欠费停机。而当记者拨打捷威动力对外公布的三个个人的联系电话时,其中两个电话的人均表示,他们已经离开了该公司。

  记者还多次拨打了捷威动力旗下的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捷威新能源科技(湖州)有限公司的电话,但均无人接听。

  “整个储能行业不是即将进行洗牌,而是正在洗牌的过程当中。”亿纬锂能副总裁陈翔最近说。

  第一财经记者在天眼查查询发现,2023年1月~11月30日,吊销、注销的储能相关企业就有将近4000家,是2022年全年1700余家的2.3倍。记者同时根据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查询发现,今年以来,在该平台上备案后作废的储能项目共有9个,其中有的单个备案项目投资额高达29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在该平台上备案后作废的储能项目只有两个。

  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也有多家企业跨界储能企业已剥离储能业务,包括*ST园城、昆仑万维、珈伟新能、冠城大通、厚能股份、松发股份等。

  但在部分企业被迫减产或停工停产,甚至出局之时,不少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今年以来,比克电池、国轩高科、瑞浦兰钧、兰钧新能源、比亚迪、赣锋锂业、盛虹控股集团、亿纬锂能、孚能科技、中科弘泰、航天锂电等多家企业都进行了扩产。

  “对于现阶段的内卷,我们比较积极地看待,过程虽然痛苦,但算是行业迈向成熟及规模化的必经之路。”比克电池副总裁李丹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内卷后剩下优良的产能与市场需求对比,产能并不足。”

  在李丹看来,仅仅靠简单集成的企业不可持续,最终活下来的一定是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毕竟“电池产品不是易耗品,使用周期都是以十年为计,拼的是品质和服务”。

  “储能当前的问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消化。”田庆军表示,在行业洗牌中,企业想存活下去,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让储能更好的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价值,同时持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田庆军表示,目前储能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其实光伏和风电行业此前都已经遇到过,“以光伏为例,光伏早些年的内卷、过剩、暴跌、洗牌,最终造就了今天全球80%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来自于中国。如果没有过去的残酷竞争,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上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竞争力。”

  在他看来,储能企业既要懂风光等新能源、懂电力系统,还要懂电力市场。储能企业需要具备全周期的服务能力,从储能电站的规划、设计、建设、并网、运维的全过程去优化降本,还要能够提供更优的交易策略,帮助投资商在电力市场交易中创造更多价值。“不能把储能只看作一个简单的硬件设备,交付完了就结束了,这样是没有竞争力的。储能一定是要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参与市场交易,才能发挥价值。”

  谈及远景能源在储能方面的布局时,田庆军介绍,远景的战略是同步开拓国内外市场,“远景正在加快储能的全球供应链布局,来实现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交付的协同,同时反哺国内市场”。

  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产能过剩之下,价格竞争跌破底线,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出清阶段,一批企业倒闭破产,但随后会在的政策鼓励、市场回暖、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

  赵佳栋发现,今年和客户谈合作时,对方不仅关心电池价格,更关心电池质量。“去年压根就没有客户问过我们电池质量究竟如何的问题。”他说,“所谓质量和标准,其实都是口头承诺。”对于自家电池的质量,他坦言没有太多信心。

  对于产业的未来,田庆军的判断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是必不可少的压舱石。可以这么说,中国目前很难找到一个比电化学储能更好的赛道了。”他认为,储能作为继风、光后的第三类新能源资产,未来将比风、光还要赚钱。

  但赵佳栋估计很难等到那个时候了。“如果还找不到客户,产品价格继续下跌,我们最多还撑个半年左右。”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去年赚到的,今年已经亏得差不多啦!”

  (文中赵佳栋、张国豪为化名)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