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8:23:28 来源: sp20241124
每一位革命烈士、先进模范都是激励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坐标。
在河南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有一棵大树,笔直挺立,华盖遮阴。这是当年焦裕禄同志亲手栽种的泡桐,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焦桐”。
兰考的老农魏善民对它再熟悉不过。“当年那棵麻秆粗的幼桐,长成了几人合抱的大树,如果焦书记还活着,不知得多高兴。”
上世纪60年代初,兰考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焦裕禄来到兰考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了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下成活率高、生长快的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在魏善民心里,守好树,就是守好焦裕禄精神。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走进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抬头便是当年焦书记的铮铮誓言。馆内,一张带着大窟窿的旧藤椅引人驻足。
窟窿是被顶出来的——焦裕禄病中坚持工作,病痛难忍时,会用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椅子被顶破了。
藤椅的故事,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记不清讲过多少遍,她说:“越讲焦裕禄精神,就越能感受到焦裕禄精神的伟大。”自打参加工作那天起,她就告诉自己,要“用焦裕禄精神宣传焦裕禄精神”。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雷锋抄入日记中鞭策自己的一首小诗,在他不幸因公牺牲那年引起了音乐家的关注,很快诗被谱曲,传唱60余年经久不衰。
同样广为流传的雷锋日记,珍藏在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一位共产主义战士的远大理想:
“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讲解员刘思雯手指馆内陈列的几张旧照,讲起雷锋的故事。
“我愿意做一颗讲好雷锋故事的螺丝钉。”这名土生土长的抚顺姑娘,儿时曾到雷锋纪念馆接受雷锋精神熏陶,如今走上一线,成了一名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有一个名字,半个多世纪以来被日日呼点。
“王杰!”
“到!”
在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这样的场景从未中断:“王杰班”所在连队每天点名,第一个呼点王杰,全班战士答“到”;王杰生前的床铺多年来一直保留着,每天晚上,历任“王杰班”班长都要把被子铺开,清晨再整齐叠好。
这齐声应答,这一铺一叠,是深深怀念,更是精神传承。
1965年7月,为保护身边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王杰奋不顾身扑向发生意外爆炸的炸药包,将生命定格在23岁。同年,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入馆参观,轻读馆墙上节选的日记原文,让人思绪万千。入伍4年,王杰留下的300多篇、10万余字日记,记录着英雄成长的思想轨迹:“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在讲解员谢梦琪看来,讲解员是革命精神的“播火者”,自己要学好,还要能把王杰精神传递给别人。
精神面前,时空无界。
走进一座座红色纪念馆,聆听红色英模典型事迹,一个事实经过时间沉淀愈发清晰: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新时代,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续写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本报记者朱佩娴、刘佳华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2日 04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