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交通能源融合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11-23 06:38:23 来源: sp20241123

原标题:2024全国交通能源融合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4年10月11日至12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4全国交通能源融合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召开。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李传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刘昕等领导、专家、学者,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教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志超,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执行董事高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迎伟等主办方负责人,以及来自交通与能源行业主管单位、科研院所、大学、设计施工、运营服务、技术咨询等企事业单位代表和媒体记者共600余人,通过院士论坛、高峰论坛、分论坛就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刚副会长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词。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优化交通能源结构,要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要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因此交能融合不仅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绿色生态文明,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交通用能约占终端能源消耗的17%,交通领域能源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0.4%,而电力在交通用能中的占比还不到5%。绿色电力的占比更是不足2%,这一现状表明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李刚说,“一要遵循国家战略指引,推动交能融合绿色发展;二要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交通能融合产业升级;三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构建交能融合创新生态。”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说,当今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深度演变,全球能源和产业体系加快转型重构。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是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事关“双碳”战略部署,事关交通强国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推动交通运输由单纯的消费者向能源产销者转变,是加快构建交通运输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培育国家产业升级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对于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一段时期,交能融合发展将按下“加速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蕴含的巨大新能源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运输装备新能源的推广速度将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结构将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

  “交通运输部将联合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强化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加强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交通运输动力绿色低碳替代,强化交通运输清洁能源保障,全方位、全过程、多领域构建交通运输新型能源体系。”吴春耕说。

  吴春耕强调:“交能融合发展意义深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目前交通融合发展才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在开局之时就树立战略思维、加强系统谋划、注重统筹兼顾、做好工作协同。交通运输部希望能与各位专家同仁一道,共同推动交能融合高质量发展,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向海平说:“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能源革命深度演变,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向和一致行动。加快交能融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次会议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外采率偏高,通过积极布局风光发电,实施电能替代,并延伸扩大下游绿氢绿氨产业链,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清洁用能替代,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展安全的重要支撑。从落实双碳战略的角度,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和电力行业都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能源和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交通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角度,交通领域是新能源应用的重要场景,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中东部地区来讲意义更为重大,积极扩大风光电力、氢能等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广,已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及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途径,能源与交通同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域。”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李传光在主旨报告中对交能融合的重要意义、取得的积极成效、如何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享。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初具规模,推动地方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开发风光等清洁能源,大力推进近零碳服务区、码头、枢纽场站等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微电网项目,目前全国依托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已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约89万千瓦,其中公路领域76.6万千瓦,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联合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重点推动国家高速公路网71118主通道中充电繁忙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超充快充”设施,全国已建充电停车位的服务区6527个,占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94%,累计建成充电桩2.88万余个,充电停车位、充电桩4.48万个,公路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已达到56万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42万辆,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超41万辆,清洁能源船超过430艘。预计到2035年将初步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的交通运输新型能源体系。

  在院士论坛环节,郑健龙院士以《我国交能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考》为题,从交通能源为什么要融?为什么能融?怎么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享。

  “交通与能源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交通和能源本身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能源形态决定了交通方式,而交通模式影响着能源的变革;交通与能源融合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的需要;是实现载运工具能源转型,服务‘双碳’目标的需要;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手。”郑健龙说。

  郑健龙强调,根据一般的测算,我国高速公路路域光伏年发电能力约为25178GWH,国省道年发电能力为31783GWH,高速铁路系统的年发电能力约为17016GWH,非电力化铁路系统的年发电能力约为13587GWH,因此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又有利于推动交通能源的低碳转型。我国具有较强的光伏储能及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储备基础,因此能够融合发展。

  “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是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体系,切实解决行业需求,密切结合市场特点,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是系统发展交通融合的新途径。发展交能融合的核心是先进储能技术及储能设备的回收再生利用,围绕高密度、高安全储能材料,高效动态能源管理,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开展基础性研究,是形成源网荷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有效方法。”郑健龙说。

  严新平院士的演讲题目是《我国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思考》。他说,以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能源自洽为目的的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实现“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

  早在2021年,严新平牵头完成了中国交通能源融合发展战略的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提出了四个主要建议:一是构建我国交通与能源领域等跨部门的合作机制,统筹我国交通能源融合的创新发展;二是启动交通能源融合的创新专项,实现科技引领;三是超前谋划科学论证,打造具备交通与能源融合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四是要制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规划,实现交通体系碳中和目标。

  严新平说:“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有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一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自然禀赋、能源体系化的设计;二是水路交通系统多能源捕获融合模式与匹配方法非常关键;三是水路交通系统的船港装备的能量回收技术;四是交通能源融合系统多能接入局域网优化运行控制技术。”

  据介绍,我国在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江阴港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满足公司总用电的54%。青岛港推进仓库、雨棚屋顶光伏改造,还有天津港智慧绿色能源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网上电,渤海湾港、广州南沙港都在有一些示范应用的案例。另外国际上正在积极推动绿色航运走廊的项目,比如2021年11月,有一个《克莱德班克宣言》提出到2025年至少在全球建立6条绿色航运走廊,到2030年进一步扩大这样的数量,到2050年实现航运的脱碳,就是要实现净零排放燃料替代,实现零排放航运。上海中远海运集团已经在推动从上海港到美国旧金山港绿色甲醇航线的示范应用。绿色航运指南指的是在两座及两座以上的港口之间建立零排放航线,需要部署更多的燃料替代和充电设施,航运和造船业也需要加速零排放船型的研发。

  欧阳明高院士以《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革命——能源交通融合发展技术展望》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

  欧阳明高指出,中国在发电端可再生能源装机是全球第一,光伏出货量占全球70%。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是10.5亿千瓦,到今年上半年总累计达到14亿千瓦,提前7年达到目标,但也面临挑战:发电端,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靠天吃饭,忽多忽少,供需无法平衡;用电端,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亿到1.6亿辆,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将逐渐对电网造成冲击。

  欧阳明高说:“新能源技术单项技术看主要是五项核心技术:一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尤其是风电光伏;二是集中/分布结合式系统,就是建筑变成微型发电厂;三是氢气、电池等储能,存储间歇式能源;四是发展能源互联网技术;五是电动汽车成为用能、储能并回馈能源的终端。在这个基础上有四大自治式的零碳系统会出现,交通领域的车-能-路-云一体化,电力领域的风-光-氢-储一体化,工业领域的光-储-氢-热一体化,建筑领域光-储-直-柔一体化。最后在此基础上有三大主流的电力灵活性技术,氢能中的绿氢储能(长周期储能,如火电厂燃煤替代),储能中的电池储能(中周期储能,如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中的智慧储能(短周期储能,如车网互动式储能)。”

  在欧阳明高看来,重卡新能源化也将是必然的结果,而采用换电模式的纯电动重卡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零碳混合动力重卡则是补充。互换性和经济性是换电重卡推广普及的关键,现在标准规范已经制定,正在实施过程中。预计到2030年中国纯电重卡年销量将超过35万辆,经济续驶里程超过450公里,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有率将接近50%。

  在关于车网互动问题,欧阳明高认为如果用好1亿多辆纯电动轿车晚上低价充电,白天通过双向充电桩与电网联结,往电网高价放电,炒电会像炒股一样被大家追捧。他预计车网互动会在2030年之后爆发,电力市场再过五年也会非常成熟,所以汽车市场和电力市场,两个市场力量叠加,会使新能源汽车的第三场低碳化竞争变成主流,这是一次很深刻的革命,是交通和能源融合的一场重大革命。

  贾利民则做了《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若干重要议题》演讲。他强调说,交通能源融合不是交通+能源,不是两个部门的融合,而是两个领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交能融合理念很重要,理念决定了模式,决定了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技术发展的选择。

  贾利民认为交能融合从模式上讲一定是场景驱动,中国最丰富的场景一定会带来最丰富的解决方案,也为技术创新提供最丰富土壤。“最理想是自洽模式,我们做过评估,交通系统所承载的自然禀赋足以作为交通自身发展的能源,同时也能为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服务。定位交通自洽能源系统有三个纬度: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二是交通系统功能转型的关键驱动;三是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发展进化的决定性因素。”

  “我始终认为交通不是只有基建设备,能源系统也是交通设备或者交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理念不建立交通永远是负荷。交通既是能源的消费者,也是能源服务的提供者。交通能源融合也是交通演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能源形态决定了交通形态,而交通形态最终决定了什么样的能源能成为社会的主流能源,这是未来交通发展中能源成为非常重要的决定性维度。”贾利民说。

  刘昕院长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实践与对策》主题演讲中指出,交能融合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需要多措并举、拓展场景、持续推动绿色运输装备更新、多向发力、百花齐放。在交能融合发展建议中,刘昕提出五个协同:一要加强交能融合发展机制与支持政策协同,提升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二要加强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的协同,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三要加强绿色运输装备推广与绿色能源保障协同,稳妥推动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四要加强科技创新与安全保障协同,确保交通运输绿色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五要加强交能融合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为交能融合持续注入发展动能。

  长沙理工大学校长曹一家、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志超、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执行董事高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蒋迎伟、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交通与绿色能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贾俊国、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蔡凌宇、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晓云等专家从不同纬度,围绕交能融合新战略、新思考、新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把大会推向高潮。

  交能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交通能源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交通+能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和新兴技术,需要通过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优化调度全链条的技术体系研究适配不同的场景,更需要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11日上午还举行了由长沙理工大学参与并发起成立的“全国交能融合产学研联盟”揭牌仪式。郑健龙院士和严新平院士为联盟揭牌,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党委书记刘昕,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教授和校长曹一家教授见证。截至目前,联盟已经集聚了全国8所大学和交通、电力行业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共41家理事单位,还将有更多单位加入。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