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各地应用型高校多措并举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发布时间:2025-01-04 18:02:48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记者20日获悉,访企拓岗,科创融合、师生共研、强化三链融合……中国各地应用型高校不断展开探索。

  “我们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重庆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邓艇表示,就业要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联动起来,这样市场性的岗位能解决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就业工作不能放到大四和毕业班来做,从大一就要开始做。就业育人、就业教育,包括课程的开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还包括一些礼仪、模拟招聘、求职简历的比赛等。他认为,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应该健全完善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机制;要优化生源规模和生源结构;要丰富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资源。

  记者20日获悉,在沪落幕的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第二十三次研讨会(下称:研讨会)上,常熟理工学院、上海电机学院等来自中国各地16所理工类本科院校相聚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聚焦“应用型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主题开展研讨。

  联盟理事长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张根华表示,各高校推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呈现四个共性特征:聚焦统筹协调,强化就业机制保障,构建全员就业工作机制;聚焦学生发展,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有机联动;聚焦产业需求,借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精准赋能学生就业;精准施策,抓住就业关键,强化供需保障,做实就业服务工作等。

  常熟理工学院校长姜建明表示,联盟各高校置身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积极探索搭建产、才对接新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创新建设高质量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育人体系,通过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园”等活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形成各具特色的推进高质量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模式。

  在研讨会上,联盟院校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供需对接”“应用型高校就业育人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角度分享经验与思考。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指出,上海电机学院作为联盟在上海的高校,将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强化联盟信息共享、优势资源集聚,推动联盟高校携手共进,为持续提升应用型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龚思怡表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高校不断探索完善。在南昌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丹敏看来,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缺乏理性,个人定位不够清楚,对职业期望值过高。工科学生理科化的培养,普遍动手实践能力还不够,这些都是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以“路、海、空轨”专业构建学科体系的山东交通学院方面在最新的毕业生调研中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上的课参差不齐。该校专门组建校内外专家、老师、辅导员等共同修订了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

  成都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瑛十分看重强化校地政企行协作,多途径拓展就业渠道。该校开展“四访四促”专项行动,即访企业,拓展岗位促就业;访学校,深入学习促发展;访校友,增进交流促互动;访家庭,强化联动促成长。冯瑛说,针对2024届毕业生,该校领导带队先后赴浙江、广东、江苏、重庆、福建及四川各地,开展系列校企对接活动,已走访企业逾140家,邀请广东、浙江、江苏、广西等地人社厅局来校开展校地对接及专场招聘。据介绍,该校在四川青神等地建立示范地,深入挖潜,精准施策,派驻教师工程实践与学生实践就业一体化推进,推动人才与产业紧密对接。

  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的凯里学院探索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项目驱动式教学创新模式。据悉,相关企业捐助了2500万元,在该校捐建了微电子学院,不断形成一些专业集群,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等行业。凯里学院以创新为驱动,形成“科创融合、师生共研”新动能。校方鼓励教师把教学、科研方面的内容和形式项目化,同时把项目又转化为学生竞赛、毕业设计大赛项目,来探索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就业。

  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沈阳工程学院方面介绍,该校成立辽宁省大学生就业育人研究院,打造辽宁省就业育人研究智库。该校探索“一专一产一市场”模式,强化三链融合:服务市场链需求,打造与产业链共生共长的专业链。该校以能源电力产业发展为导向,面向源侧、网侧、储侧的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六大学科专业群。

  黑龙江工程学院则确立用人单位就业反馈机制,学校每年制定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认真分析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形势,查找学校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进而为学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招生计划安排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依据,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