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5:49:00 来源: sp20241116
7月22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宜兴落下帷幕。虽然江南夏日炎炎,但活动期间,宜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8.69万人次,超过16万名观众涌入窑湖小镇,沉浸式体验非遗大集,感受非遗魅力。
守正创新,保护传承再上新台阶
夜色微澜,群山如黛。开幕式上,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带来的《锡绣芳华》通过曼妙的舞姿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无锡精微绣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仿佛置身烟雨江南。
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现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名录体系,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1月,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过10万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
近年来,全国各地精心利用好非遗,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更多非遗工坊、体验空间和特色景区,推广“非遗+直播”“非遗+文创”“非遗+展会”等新业态新模式,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无锡非遗代表性项目379项、传承人587人,2023年非遗及周边产业销售规模超250亿元,带动就业16.5万人,尤其是“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我们都知道宜兴紫砂壶,宜兴陶瓷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而且整个产业链非常完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说,此次非遗大会选择在窑湖小镇举办,不仅因为这里拥有1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具备探索“文旅+会展”的硬件基础,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宜兴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多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千茶百器主题馆,一位身着白族服饰皮肤黝黑的云南汉子手拨龙头三弦,亮开歌喉,一首剑川白曲深深感染围观游客,赢得众人喝彩。
行走在窑湖小镇非遗大集的街道上,随处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曲苑杂坛水景戏台听南京白局、苏北大鼓、扬州清曲等南腔北调;在社火广场看广东醒狮与十番锣鼓表演;品雨花茶、宜兴乌饭、云南鲜花饼等各色非遗美食……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通过馆、店、铺、摊、水域、舞台的立体展陈形式,将中国南北东西风土人情巧妙融入江南水乡。
“非遗大集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为老百姓营造了一个可以互动的空间。”王晓峰表示,这次非遗大集总结起来有五好,即好吃、好听、好看、好玩、好用。非遗大集不是纯粹的展览,而是要让老百姓能将非遗带回家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令人欣喜的是,基于非遗的商品和文创衍生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某电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山东曹县生产的汉服销售量在网上平台达到3个亿,带动了整个县域汉服产业发展。
多措并举,守牢传统文化之根
如何深挖非遗的时代价值?本届年会论坛聚焦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保护传承的新使命、新趋势及新传播方式。
“非遗的所有项目,无论是演艺类的技艺,还是工艺类的技艺,都体现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雒树刚指出,非遗传承要做好三点:一是要大力弘扬精神文化价值这个“魂”;二是要守牢历史传统这个“根”;三是要建设好非遗传承人队伍这个“本”。
非遗存续的经济机制是什么?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张国有认为,需求是非遗存续的根本。当市场经营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借助政府或公益基金的扶助。要特别关注年轻人。年轻人的需求及爱好,是非遗存续的动能和标志。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数字复制的方式,将非遗的基本技法长久地保存下去。
对于运用数字技术做好非遗传承和发展,宜兴紫砂有自己的探索。宜兴一家文化企业以版权保护为抓手,首创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体系,采用“数字+”的方式,引领紫砂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本报记者 李 健 苏 雁)
(责编:王连香、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