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19:17:34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社 石家庄5月12日电 题:河北赵县“金枝扫帚”出圈记
作者 牛琳 俱凝搏
在河北省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每年有数千吨竹枝从浙江、安徽运往这座中国北方村庄。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扫帚加工集散地,运来的竹枝被村民们制作成扫帚,销往全国10余个省份。
扫帚源于中国,是扫地除尘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今的扫帚多由塑料等材料制成,传统天然材料的使用逐渐减少,并有了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更为高效的清洁工具。
南龙化村生产的扫帚以竹枝为原材料,仍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多用于环卫领域。从剪枝、编面、铺面到捆绑、固定成型,制作扫帚的技法原汁原味,且制作流程统一规范。
4月11日,赵县赵龙扫帚加工厂内,村民们正在制作扫帚。俱凝搏 摄在南龙化村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扫帚加工厂——赵县赵龙扫帚加工厂内,竹子的清香扑面而来,成垛的竹枝堆成小山。村民们依据分工,娴熟有序地忙碌着。女工李苏平正将竹枝放置在电子秤上称重,重量合适后再编面、捆绑。“这是为了确保扫帚的大小一致。”李苏平说。
现年60岁的李苏平已在这座扫帚加工厂工作了10余年,“大家基本都是利用农闲时间来做工,不愁活儿,每年能增加三四万元(人民币,下同)收入。”
4月11日,赵县赵龙扫帚加工厂内,村民正在对竹枝进行称重。俱凝搏 摄据南龙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樊永存介绍,该村有3000多人口,其中1000多人从事扫帚加工制作。村民们靠着不起眼的扫帚,通过勤劳努力,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财富增收。
赵县的雪花梨名扬天下,南龙化村正处于梨区和耕地区的过渡地带。“村民们有手艺基础,最初是用荆条编筐编篓,供梨园使用。”樊永存说,20世纪80年代末,南龙化村扫帚加工产业开始起步,2000年前后形成规模。经过30多年发展,之前每家每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如今已被规模化、集中化的工厂模式替代。
据介绍,目前南龙化村有13个扫帚加工厂,生产各种类型的扫帚20余种,每年产量约500万把,销往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南等10余个省份,总销售额近6000万元。
“我们对使用的竹枝的品质要求高,用的是生长两年左右的竹子的竹梢,这种竹梢呈现黄绿色,赵县扫帚也因此得名‘金枝扫帚’。”赵县华洁清洁用品加工厂厂长陈立广说,这样做成的扫帚韧性好、耐水性强、不易腐蚀、经久耐用。
据悉,2021年11月10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认定399个村镇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赵县南龙化村入选。
4月11日,赵县华洁清洁用品加工厂内,村民们正在制作扫帚。俱凝搏 摄赵县谢庄镇镇长王洪涛介绍说,随着南龙化村扫帚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北龙化村、东姚家庄村、各南村、田庄村等村庄走上特色加工产业之路。
“这个市场很广阔,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将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成立区域性的销售中心,推动赵县‘金枝扫帚’品牌化。”王洪涛表示。(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