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4:55:38 来源: sp20250107
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编写,庄福龄、杨瑞森、梁树发、郝立新、张新任总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全书以整体性视野完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在笔者看来,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奠基于“历史时间”之上独特的框架结构。通史性著述最不好处理的就是“结构”。对此,马克思当年在其漫长的理论探索和思想建构过程中有最深切的体会和表达,特别将其耗尽大半生心力创作的《资本论》设计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并视之为“德国科学最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编写者显然深得此中三昧。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极其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形态演变,既要浓缩在一部书中集中呈现,又要显示出阶段性推进和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尽管有十卷本的规模及篇幅,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较之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一些重要著作,诸如普雷德拉格·弗兰尼茨基的《马克思主义史》、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和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马克思主义史》等,以及1997年出版的由庄福龄先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专家教授集体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等,这部新著既以“表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定的阶段性”来设计,又考虑到这里的“阶段”就实质说来“不是自然时间,而是历史时间”,即需以马克思主义的渐进发展与新的理论成果的原理性阐释相交叉的视角来展示。这样,从全书的总体设计看,正如编者在《总序》中所言:“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并且是分层次的。有大阶段,也有大阶段包含的小阶段、次级阶段。”再审视每一卷的篇章结构,更可以看出主编和作者为体现上述原则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
二是对当代实践发展和国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广泛吸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编写马克思主义史,当然要借鉴、传承以往的经验和思路,但更重要的是超越。从世界范围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经济全球化态势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领域的专业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编写者自觉以“21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理论发展”作为“理解总体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坐标”,密切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科技革命、新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等方面凸显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史的梳理、总结与对当代现实问题的思考关联起来,在历史的追溯和拷问中充满了“当代”意识。而且,全书广泛吸收了近年来国际上马克思主义专业领域经得住检验的最新学术成果,尤其是基础理论、文本文献、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新进展,这对于重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复杂性、突破以往解释中的偏差和简单化倾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笔者熟悉的研究领域来看,全书在梳理和叙述马克思思想发展时,不仅加重了“巴黎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以及《资本论》及其手稿等文本的分量,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最新文献学成果加以吸收,而且挖掘了过去研究中没有充分重视、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思想有重要影响的同时代人鲍威尔、赫斯、卢格、施蒂纳、契希考夫斯基和科本等的内容,这些细致的比较和辨析有助于立体性地展示在当时的时代氛围和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三是几代研究者的通力合作和新生代优秀学人的涌现。这部书的编写凝聚了几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者的心血。总主编庄福龄、杨瑞森、梁树发等前辈学者从总体上设计了全书的宗旨、编写原则和大致框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一分卷的主编则由年富力强、学有专长的中年学者担纲,他们以其宽广的研究视野、多年来的学术积累,特别是对每一卷次所涉及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细致而深入地把握,使得全书在断代史和专题研究方面较之以往有了大的推进。更为欣喜的是,每一卷次都自觉吸收更为年轻的学者参加,其中的优秀者甚至挑起了“大梁”,展示了新一代学者新的气象。以笔者之见,这是过去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的学术传统和育人模式在新时代的延续。如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项重要成果的问世和更为年轻的优秀学者群体的出现,既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勃勃生机,也对于培育学术研究的良好风气具有正面意义。众多学者以“十年磨一剑”之功推出了这部厚重之作,为学术界树立了醒目的标杆。
(作者:聂锦芳,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