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5:50:00 来源: sp20241118
【专家视点】
作者:艾四林(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与时俱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活力。在五年前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总书记还作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的重要指示,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言简意赅、深刻精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和系统总结,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
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断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做好顶层设计。五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更加系统完善。教育部推出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和活动,如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等,全方位调动了各方面课程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做好“八个相统一”极其不容易,每一个“相统一”,都是一个教育教学重点难点。五年来,各地各校以“八个相统一”为抓手,在破解矛盾、解决问题中,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断提升。
这五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形式多样的“移动课堂”,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这五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时代性更加凸显。各高校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这五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更为突出。各地各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以讨论互动为特点的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教学,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实现了思想理论与艺术、技术的有机融合,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针对性。
思政课内容和方法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思政课内容和方法建设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五年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也局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化、表面化、理论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有些教师对思政课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答疑解惑的能力不足。面对改革发展的伟大变革和风险挑战,有些课堂理论性与实践性脱节,存在教师“不会讲道理”“讲不好道理”的现象。面对信息时代学生在思维方式、文化偏好、行为特点等方面明显的代际特点,还有些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协同意识欠缺,“硬灌输”“强灌输”的现象依然存在。
坚持“八个相统一”,奋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要以“八个相统一”为抓手,奋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价值属性,依据“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学理透彻地讲清政治,旗帜鲜明地引领思想。当前,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宏大的历史视野,把握时代脉搏,讲好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及其本质,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充分彰显时代脉动,把握“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持续提升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进一步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上下功夫,构建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大思政课”建设,有效克服“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着力在实践育人机制、思路、模式、方法、评价等方面深化优化,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服务国家,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秉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适应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新需求和期待。要更加注重课堂互动性,多维度采用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小组研学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8日 13版)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