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0:05:20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广州5月22日电(记者 王坚)“我们目前正在攻关算法‘偷懒’的问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全宇晖22日在位于广州的广东华侨中学,向青少年学生介绍了图像全聚焦技术,如何通过后期处理对散焦模糊的图片进行处理,使得模糊的区域变清晰。
活动现场。研讨会组委会 供图当日,“智能未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暨科普教育研讨会在广东华侨中学举办。活动现场,全宇晖、中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研究所所长黄凯等科研工作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为学生进行科普,带领学生畅想未来人工智能发展。
“如何让失焦的照片变清晰?”全宇晖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他生动地解释了全聚焦技术原理;并介绍,为了提升效果与效率,他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训练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让模型自己去实现图片全聚焦。当然,模型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库”,从2021年起,他每年都会把新的知识编进模型中,让模型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不断提升。
黄凯则为学生带来了高度仿生机器人。他介绍,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的是四足机器人,尽管四足机器人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许多工作任务,但它们的运动方式仍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僵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运动效率和运动场景,不能像真正的人或动物行动自如。
黄凯表示,他们团队研发出了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为了让这款机器人不仅在外观上,更在行动上接近真实的老鼠,他与团队模拟了真实老鼠的形态和肌腱驱动系统,特别设计了一条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脊柱,它不仅能支撑机器人的体重,还能灵活地伸展和弯曲。
“这一设计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静态稳定性、行走速度和转弯灵活性。”黄凯表示,他们的创新并未止步于此,他们将这种仿生技术扩展应用到小老鼠机器人的其他部位。
演讲结束后,嘉宾们围绕“AI+教育”展开跨界讨论。其中,围绕“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学生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话题,全宇晖提出,要学会沟通和表达,才能更好地和人工智能沟通。黄凯建议学生要有好奇心,当下学好知识,这将是未来技术的基础。
此外,学生们还在现场展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他们有的展示了雏鸡性别识别装置,有的展示了监测车外目标快速接近的提醒装置,还有“美食慧眼”“车门安全预警装置”等。(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