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不是“副科”

发布时间:2024-11-25 08:55:08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科学课程不是“副科”

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科学教育。结合当前科学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走出误区,科学理解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实施路径,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充分认识科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与之相应,科学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首先应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本身的战略性功能和基础性地位。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中小学及相关各界对科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例如,实施科学教育,需要配备既懂科学又懂教育、水平过硬、责任心强的科学教师,以保证科学教育落实见效。但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大多以兼任教师为主,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精力投入上均处于较低层次,无法保证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科学教育不是教育里的“备选项”,科学课程不是课程中的“副科”,不能轻忽对待。学校、师生、家长均应认识到:科学教育关乎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科技能否实现自立自强、人才大国能否最终迈向人才强国,需要高度重视、科学部署、切实推进。

形成科学思维、夯实科学素养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已蓬勃开展起来,但实施中存在比较突出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训练,导致学生学了很多学科知识,却并不清楚“何为科学、科学何用、如何运用”。

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是当今时代发展对全社会提出的现实要求。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特别强调的是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高阶思维及相关能力。批判质疑态度是科学高阶思维的显著标志,培养青少年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多角度分析评估各种可能并最终做出科学决策是科学教育中高阶思维训练的一大重点。培养学生养成尊重事实、严谨求真、理性客观的科学思维也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一大核心品质,要让学生通过科学教育理解科学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其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鼓励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只有深刻理解科学教育的本质,才能在其实施过程中突破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因此,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要强调促进学生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教育过程要关注在生活情境中的真实体验,鼓励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理解科学原理的呈现,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从而产生思想、建构主张;教学范式要注重科学思维在各学科中的有机融入,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开放式讨论、探究式引导等策略方法实现思维培养的具体化和实效性。

面向全体、多方协同,培厚科学发展土壤

从根本上讲,科学教育既担当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专项任务”,又担负着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性重任。尤其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科学素养已不再是科学研究者、科技工作者的“专属能力”,而是一种人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科学教育应更加凸显面向全民的普及性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科技创新集聚大规模的高素质后备力量。只有让科学教育真正面向全体、惠泽全民,才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断培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现实土壤。

同时,科学教育必须理性、稳健地扎实推进,要不得半点浮夸和功利。如果只是用“出成绩”“展成果”“拿奖项”等传统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科学教育就会徘徊在“精英教育”“应试教育”的漩涡中,难以真正产生效果。只有在不断试错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整方向、继续探索,才能取得进步、迈向未来,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的奥妙与魅力。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校园里的教育”,更不只是“课堂上的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是一个由多主体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除了学校,科学教育还涉及家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各类场馆等主体类型以及不同教育环节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因此,为助力科学教育做好加法,必须加强系统观念,重视统筹协调,完善关于科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和配套保障,避免只有学校甚至只有任课教师、科学课程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要打破传统主体、要素间的边界,强调不同主体、要素为共同目标协同配合,整合功能发挥各方优势,从而达成整体协同效应、提高创新能力。要秉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综合施策,以确保各个主体有效协同、各个环节高效运行。既要加强大中小学纵向一体化布局,体现科学教育贯穿教育链全学段的理念,又要构建多元主体横向协同育人格局,充分调动校内外力量多方参与;同时,实现教师、课程、资源、评价等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联动部署、全面升级,构建协同育人的“大科学教育”新格局。

(作者:贺学琴,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