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福建全面提升“海丝”核心区建设能级

发布时间:2024-11-14 10:14:36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福州10月18日电 (记者 龙敏)自2022年6月开通以来,从厦门至菲律宾马尼拉的中国首条“丝路海运”电商快线深受跨境电商企业的青睐,开通仅一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超过3万标箱,总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下同)。

  这条电商快线的运营只是“丝路海运”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立群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丝路海运”已成全球业界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丝路海运”联盟,命名航线达116条,联通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座港口。

9月7日,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右一)等驻华使节在厦门丝路海运营运中心参观。 中新社 记者 张斌 摄

  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个显著的体现,就是海陆空网“联通之路”不断拓宽。

  除了海上,中欧班列加密开行,福州、厦门、泉州等6个设区市先后开通中欧班列,实施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实现“海丝”与“陆丝”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丝路飞翔”扎实推进,打造福州、厦门两个“海丝”门户枢纽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开通国际和台港澳地区空中航线85条;“数字丝路”积极赋能,建成海峡海底光缆、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发射“海丝”系列遥感卫星,打造“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詹晨辉认为,福建实体经济强劲,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较强,与东盟、中东、中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具有垂直分工的产业联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不可或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北连长三角,南接粤港澳,面向台湾,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着衔接、贯通的作用,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约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两位数;累计对9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近1400个,投资总额近200亿美元,一大批福建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

  今年4月,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前期工程开工。这是福建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等合资投建,总投资420.7亿元,预计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340亿元。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带动福建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6月20日,在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福州新区元洪投资区,福建御冠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在食品生产线上作业。  中新社 记者 张斌 摄

  此外,福建推出实施20批622项自贸试验创新举措,启动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不断厚植制度开放“活力之源”;推动采矿业、建筑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走出去”,打造“花园式矿山”,援助所在国抗击新冠疫情,加速全球化教育市场布局,不断架设改善民生“友谊之桥”。

  如今,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已成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之一,传播到了100多个国家。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说,菌草技术为数十万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共建国家的减贫能力和民生福祉,被誉为“致富草”“幸福草”;未来将不断扩大菌草国际合作的“朋友圈”,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进减贫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詹晨辉表示,福建将全面提升“海丝”核心区建设能级,畅通“大通道”,完善“海陆空网”四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贯通南北、联接东西、通江达海、联通全球;搭建“大平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制度红利,持续吸引各类国内外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国际双向投资贸易,共享丝路繁荣。(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