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诞生了雨果的国度

发布时间:2024-12-14 03:38:32 来源: sp20241214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曹然

  发于2024.2.5总第112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本刊上期封面报道中,《中法文化的双向奔赴与互动》一文揭秘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代表作被译介到中国的历程,也让我梦回童年时书架上的两大册“译林版”《追忆似水年华》。除了辞典,那是家里书中最厚的两本,也是母亲最常翻阅的小说。

  近代以来的中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法国文学阅读史。最开始是对中国革命报以热情的罗曼·罗兰与纪德,得到恩格斯盛赞的巴尔扎克,绚烂的波德莱尔,快意恩仇的大仲马,还有雨果、福楼拜与莫泊桑。“90后”的成长伴侣,则是萨特、萨冈、加缪、波伏瓦、杜拉斯。再往后,就要问“00后”了。

  在这份名单中,我最喜爱的还是雨果。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到《九三年》,从主张“欧洲的战争是内战”、欧洲应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到为万里之外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烧作“狮子吼”,“无可救药的人道主义”是贯穿他一生的信仰。

  在今天的法国外交决策中,我们看到人道主义正发挥着它的作用。2003年,法国反对美国及其盟友入侵伊拉克。2023年,在巴以冲突再次升级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是第一位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西方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的决议投票中,法国投下赞成票,而它的盟友大多选择弃权。

  有些论者说,法国政府奉行的“戴高乐主义”是一种“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现实主义”。但上述选择显然与现实主义无关。本刊多次采访的法国前资深外交官贾斯汀·瓦伊斯,曾认真地计算道:与伊拉克的贸易仅占法国对外贸易的0.2%,“如果考虑经济因素,那么法国应当加入(美国为首的)联盟,以获得石油份额及(侵略成功)之后的其他合同机会”。

  瓦伊斯将法国站到盟友对立面的原因,归结为“历史悲观主义”以及“对战争的警惕”。“军事干预在今天的法国没有多大吸引力。”他指出,“人们有对欧洲战争历史的记忆,比美国人更清楚其后果。”此外,法国也不认可所谓西方和其他世界的“文明冲突”。这些观念,有雨果式的人道主义,也契合国际社会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守望。

  雨果在其最后一次演讲中预言,未来“战争会消亡,绞架会被撤除,仇恨会湮灭,边界线会消失,教法会被废止;人会活下来”。预言尚未成为现实,但今天的人们依然愿意为此努力。这是中法“对脾气”的基础,也是法国能在当今国际局势中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前提。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5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