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如何在新疆沙漠地区“安家”?

发布时间:2024-11-24 12:40:33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乌鲁木齐1月17日电(戎睿)当提到新疆,人们往往会想到广袤的沙漠、白色的棉田和甜美的瓜果。但谁能想到,在这片看似与海鲜无缘的土地上,竟然成功养殖出了澳洲淡水龙虾?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项名为“东虾西移”的山东援疆重点支持项目正在进行中。正是在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澳洲淡水龙虾成功“安家”,在干燥的沙漠腹地能养殖海鲜,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今却变成了现实。

  沙漠盐碱荒滩上试养龙虾

  麦盖提县虽然嵌入沙漠,但因紧靠叶尔羌河,拥有小型塘坝和湿地,水域资源丰富,且滩涂池塘处于闲置状态。山东援疆干部、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副乡长臧运东发现这一资源后,联系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技术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副教授付宁并达成共识。在该乡划出一片荒地,开始挖掘虾塘。这些虾塘的长宽和形状都按照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标准来设计和建造。

  付宁尽管已经研究澳洲淡水龙虾超过十年,但这么大的地理跨度,面对着完全陌生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付宁心里也忐忑不安。日照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而新疆西南部的麦盖提县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两地的地质条件也存在显著差异。付宁说,在挖好3个虾塘并注满水后,仅过了一夜,发现水深仅剩10厘米,与养殖虾类所需的水深相差甚远,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困惑。

  经过检测,付宁和团队发现,原来虾塘所在地属于盐碱地质,渗水是常态。在这一关键时刻,付宁的专业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指导工人在虾塘底部铺设了防渗效果良好的土工膜,从而成功解决了渗水问题,再经过换水排碱,澳洲淡水龙虾有了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热带地区,是中国近年引进的名特优淡水养殖品种,其适应性强,能够忍受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16摄氏度到32摄氏度时能够正常存活,这与麦盖提县的气候条件相符。2020年底,在日照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依托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系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撑,开展澳洲淡水龙虾试验养殖项目,建立了南疆第一座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试验与推广基地。

无人机拍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吾斯曼·麦麦提 摄

  养殖中的挑战与突破

  在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项目启动后,付宁和他的团队很快意识到,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缺乏经验的挑战,还有许多出乎意料的困难,如水质易返碱、水温变化大以及野鸭偷食等问题。

  面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没有选择退缩。他们驻守在养殖基地,观察龙虾的生长环境和行为。团队成员们不断与专家沟通和咨询,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这些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异乡的小虾苗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照料,付宁团队逐渐克服了养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他们对水质进行了精细的调控,以适应龙虾的生长需求;对水温进行了严格的监控,以减少温差对虾苗的影响;并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野生动物对养殖基地的干扰。这些努力最终确保了澳洲淡水龙虾在新疆这片沙漠边缘的土地上顺利“安家”。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和深入研究,技术团队终于解决了沙漠边缘养殖澳洲龙虾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他们成功应对了浮游物入侵和土壤返碱等问题。

  2021年10月,随着秋季的到来,麦盖提县迎来了澳洲龙虾的收获季节。这些龙虾肉质鲜美,无土腥味,其风味可与海鲜媲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成熟的龙虾个体重量在70至140克之间,市场反响热烈,自上市以来不到十天时间便销售一空,最高售价达到了每千克260元人民币。

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长势良好。吾斯曼·麦麦提 摄

  将龙虾养殖技术留在新疆

  2022年,麦盖提县迈出了扩大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规模的关键一步。在山东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县政府决定建立一个100亩的标准化龙虾养殖试验基地。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标志着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在麦盖提县的技术示范推广进入了新阶段。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水产养殖专家团队继续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养殖基地的建设和运营达到行业标准。为了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付宁师生团队荣获了“日照援疆突出贡献奖”。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实践团合影。 受访者供图

  为了将澳洲龙虾养殖技术深植于麦盖提,付宁与其他水产专家共同编写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手册》。这本手册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两年来的养殖经验,内容涵盖了龙虾养殖的全过程,包括生活习性、养殖池建设、虾苗培育、投喂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22个方面,为当地养殖技术规范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外,技术团队还开设了养殖培训班,培训水产养殖人才,进一步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举措,麦盖提县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展现了巨大潜力。

  在新疆南疆的沙漠中,澳洲淡水龙虾的成功养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致富机会。这一成功的案例,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