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温度、高度:肯尼亚,世界的宝藏

发布时间:2025-01-07 13:44:31 来源: sp20250107

坐在索山布保护区的吉普车上,清澈的晚风拂过脸颊,带着雨后草原湿润的泥土香气。夕日欲颓,我们拍下了当日最后一张长颈鹿的照片,收起用于记录的纸笔,在歌声中驱车前往我们临时的志愿者小家。

在树叶扫过车顶的簌簌声中,突然夹杂进了一声惊呼:“Rainbow!”我们把脑袋探出车张望,只见绵延的群山间,一抹淡淡的彩虹在厚重的云层间若隐若现。我们向着彩虹的方向,疾驰在颠簸得被当地司机称为“非洲式按摩”的道路上,结束了我们在肯尼亚开展社会实践的第一周。

在传说中,彩虹的尽头埋藏着一罐金子。但我相信,彩虹尽头的并不是金子,而是更为珍贵的宝藏,是世界为所有人类准备的一块绚丽瑰宝——肯尼亚本身。

飞奔的敞篷吉普、温暖柔软的彩虹、将近三千米海拔的保护区,完美地与我对肯尼亚的印象相合:速度、温度、高度。

索山布保护区的彩虹 穆瑞莹摄

索山布保护区的彩虹。穆瑞莹摄

肯尼亚速度:松弛感与高效率

在两周短暂的相处结束之后,每每提及肯尼亚人民,总是首先想起《狮子王》中的那一句“hakuna matata”。在肯尼亚的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中,这意味着“不用担心”。肯尼亚人民似乎一直把这一句话记在心上,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松弛感。这些热情奔放的人们对于时间的追赶并不会感到严重的焦虑。他们更愿意遵从的,似乎是大自然的呼吸声,而非机械表的滴答声。

然而,当我们从北京出发时,却有一件事先入为主地向我们阐释了肯尼亚速度之快。由于某些原因,一位支队成员的签证出了问题,只能在临出发前重新办理。我们都已经做好了他得比大部队晚两三天才能到的思想准备,但奇迹般的是,正常来说三个工作日左右才能出结果的签证,居然二十分钟就办理完成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一天还是暑假期间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我们很难想象,习惯把“hakuna matata”挂在嘴边的他们是如何发现了这位同学的航班即将起飞,又是如何火急火燎地在二十分钟之内办理完了他的电子签证。隔着电脑屏幕,我们看不见他们的面庞,却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憨厚、热切、满载着欢迎的非洲式微笑。电子签证冷漠的文字也好像有了温度,如同一次跨越了印度洋的握手,领着我们踏上了肯尼亚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支队成员与当地学生热情交流 黄文杰摄

支队成员与当地学生热情交流。黄文杰摄

肯尼亚温度:寒凉天与热情人

刚下飞机,一阵始料未及的凉意就顺着舷梯抚上了我的指尖。从三十五度的北京正午到十九度的内罗毕凌晨,我浅陋的想象中那个全年炎热干燥的赤道地区被一个凉快舒适的滨海国度悄悄替代。但,在这个几乎没有空调、早晚甚至能够称之为“冷”的地方,我们却被炽热所深深打动。

来到肯尼亚,听到的第一句话来自一个同一趟航班的大叔。“Welcome to Kenya!”他的脸上绽放出一个“豪华”的笑容,冲淡了清晨的寒气,让初次踏上这片陌生土地的我们有了宾至如归之感,并满怀感动地将这位大叔划入了“极度热情”的名单。

不过,在随后不到两周的实践中,我们慢慢意识到,这种质朴、热情与可爱并不是偶然冒现的。为我们入住准备了“欢迎饮料”的酒店、和我们一起看奥运的吧台大哥、给我的毛绒熊掖好被子的房间清洁工、边招手边兴奋地冲我们大喊“how are you”的当地孩子、卖给我们物美价廉的小东西还送了许多赠品的商店老板,以及一路参访所碰到的有深度有情怀的志愿者、媒体人、企业家……几乎在每一个地方,都会有着肯尼亚人民对我们露出那种初见于机场的豪华微笑:两排雪白的牙齿、上挑的眉梢、弯成月牙的眼睛。

支队成员在cgtn非洲总站与当地记者交流。穆瑞莹摄

支队成员在CGTN非洲总站与当地记者交流。穆瑞莹摄

在CGTN参与座谈时,这种亲切和温暖终于被冠以了名字。一位当地的记者听到我们对于当地人热情态度的描述,不由得开怀大笑。“这就是肯尼亚的风格”,她说,“这是非洲的风格”,其他记者补充道。肯尼亚之道,彰显着一种与含蓄温柔的中华民族性格大相径庭的鲜明个性。然则文化差异之上,却有一座用似火的热情搭建而成的彩虹桥。肯尼亚温度,让心与心之间再无距离。

肯尼亚高度:高海拔与高发展

坐落于东非高原上,肯尼亚的平均海拔达到了一千五百米。但它的高度不仅仅体现在地形上,也不仅仅是热情待人的礼节高度,更是发展的高度。近年来,作为非洲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肯尼亚政府推出了《肯尼亚2030愿景》,意图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努力,旨在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为支队成员讲解可持续发展目标。林源摄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为支队成员讲解可持续发展目标。林源摄

当我们仍在为这次行程做准备时,就听说了肯尼亚拥有全球最为严格的“禁塑令”。后续的行程更是让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从动物讲座、长颈鹿监测、鸟类数量统计、清除入侵植物、参与修建当地小学到志愿者青年论坛,一方面,肯尼亚以其丰富多样的动植物、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地理面貌、从前只在书本和电视上见识过的风俗民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短暂的行程中,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守护着这一片土地。

支队成员开展长颈鹿监测国际志愿工作。林源摄

支队成员开展长颈鹿监测国际志愿工作。林源摄

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我们与联合国秘书长大湖地区问题特使夏煌偶遇。抬头,是195面飘扬的旗帜,低头,是肯尼亚砖红色的土地,向前望,是一片起伏的绿野……如果说,在联合国是从理论层次了解了SDGs,那么,我们在国家动物园、索山布保护区、马赛马拉保护区则是真正地在实际中理解SDGs。在青年论坛上,我们和来自肯尼亚、日本、乌干达、美国等地的志愿者们齐聚,从参与动物保护的初衷谈到对肯尼亚的印象,相谈甚欢,宛若老友。兀地又想起在联合国时,夏特使“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谆谆教导。这句话原是毛主席说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或许,肯尼亚所体现出的高度也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更是世界高度、青年高度的淋漓尽致的展现。

支队成员在青年论坛上与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交流。 林源摄

支队成员在青年论坛上与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交流。 林源摄

短暂的两周实践,从微泛天光的内罗毕机场开始,以蒙巴萨玻璃质地的海水和肉眼看不见任何垃圾的海岸线做结。在回国的飞机上,我们又一次看见了彩虹——从高空看去宛若一个弧圈,像是在标示着地图上的什么位置。飞机冲上云层,肯尼亚似一场梦一样在身后远去。但我们记得她的速度、温度与高度,记得世界的宝藏埋藏在何处,记得自然将血液注入了我们的灵魂——人类将与之共同生存。

(作者是清华大学未央书院2023级本科生,文章为作者参加2024年清华大学暑期海外实践的作品。)

(责编:徐祥丽、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