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9:55:27 来源: sp20241130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焦磊)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从“向科学进军”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开启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壮阔旅程。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科技创新投入要素加速聚集,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达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年均增长18.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经费加速聚集,全社会R&D经费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迈上2万亿和3万亿台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
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红利持续释放。报告表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人才储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达23.6%,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1991年以来,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增长了10倍,2012年突破300万人年,2013年超过美国,2023年达724万人年,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作用发挥更加充分。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对科技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技术交易市场开始孕育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95万项,成交总金额6.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4倍和9.6倍。2016年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截至2022年底,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659家,孵化器内企业32.7万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和前沿领域系列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同时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深海探测和深地探测等领域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在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重点领域技术成果市场应用成绩斐然。报告提出,在信息通信领域,我国移动通信实现了从2G跟随、5G率先商用到6G技术引领的跨越。2023年全国共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49.5万件,登记数量和增速均创5年来新高。在农业育种领域,1997年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截至2023年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累计申请量达7.7万件,累计授权量超过3万件,其中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近94%,为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在医药健康领域,自2020年药品注册管理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创新药研发上市进程提速,截至2023年底累计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近150个品种。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2.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7.73%,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重点行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23年底,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国际产业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报告表示,科技创新大大提升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品装备制造方面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我国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光伏组件和动力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关键零部件在全球市场份额已居优势地位。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