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节叫座又叫好(百姓关注)

发布时间:2024-11-19 05:47:34 来源: sp20241119

  湖畔音乐节、草坪音乐节、露营音乐节……近年来,演出市场火爆,音乐节露天开设,不受场地限制,可接纳更多歌迷,强调参与和互动,吸引了一大批观众观看。然而,也有不少读者反映,有的音乐节质量下降,性价比逐渐降低,亟须有效监管。

  随着音乐节逐渐流行,门票价格也水涨船高。北京市读者郭先生表示:“音乐节票价越来越高了,相似观看区域的票价5年内涨了一倍。”与此同时,音乐节举办门槛却一路走低,表演质量良莠不齐。有读者反映,由于地方音乐节举办频率太高,所请嘉宾也越来越缺少主题性、相关性。

  一般来说,演唱会集中在某个场馆、某个时段内进行,而音乐节的场地更为开放、活动范围更为广泛,持续时间也更长,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最近,一场音乐节在安徽合肥市举办,恰逢雨季,场地因为下雨变得泥泞不堪。据了解,音乐节大多在草地上举办,如果场地维护不当,一旦遇到下雨,观众就会从听音乐变成“玩泥巴”。

  音乐节的声音、光束容易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主办方需要考虑的问题。辽宁沈阳市的张女士反映:“家附近举办音乐节,持续到后半夜,影响正常休息。音乐节为本地文旅发展、居民娱乐等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结束时间应切实考虑周边居民的感受。”

  如果选择较为偏远的场地,交通不便,也会给观众带来新问题。“有些音乐节场地非常远,公共交通出行极为不便,特别是结束后人潮涌动,回程十分困难。建议设置大巴、接驳车等配套交通设施,考虑大部分观众的出行需求。”云南大理市读者赵女士说。

  如果缺乏管理和维护,音乐节秩序混乱,观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经常观看音乐节的湖南长沙市读者罗女士表示:“音乐节里除了正常观看演出的观众,还有一些是比较热情的‘粉丝’。他们有些为了能够最先进入活动场地、占据前排位置,在音乐节前一天晚上就去检票口排队过夜。还有一些甚至通过违规的方式进入活动现场,如强行冲破入口的安保设施、跳过排队的人群直接进入活动区域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拥挤、嘈杂、混乱的人群,更是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机会,曾有音乐节出现大面积偷盗事件,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对此,有网友留言,举办音乐节,可以成为擦亮城市名片的“流量密码”,但如果运营、监管不给力,也可能让城市陷入争议。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何志武表示,音乐节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杠杆效应凸显。一些大型音乐节的举办,会带动交通出行以及场馆周边食宿、商超等文旅消费业态的收入上行,还会吸引荧光棒、手牌、文化衫、玩具等应援产品销量猛增,成为提高地方关注度、广聚人气的重要举措,这是各地热衷举办音乐节的主要动力。然而,有的地方举办音乐节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内涵和长期发展,可能导致整体质量下滑,不仅不能聚拢人气,反而因差评伤了口碑。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城市不顾本地实际,片面追求流量,不计成本跟风大办音乐节,为歌手出场支付高额费用,却忽视演唱场地、演出秩序、配套设施等,结果可能得不偿失。业内人士建议,主办方应树立长效思维,在内容、体验和宣传方面转型升级,注重消费者评价,带动市场回归内容和专业逻辑,推动音乐节走向精品化、品牌化。

  “演艺繁荣以演艺场所可供为前提,这是发展演出经济的基础。必须确保举办音乐节的场地、灯光、音响等具有较高的舒适度,让观众有较好的观看体验;同时,公共交通、餐饮、住宿、应援产品销售等,也是音乐节硬件设施条件的重要内容,应当做好保障。”何志武认为,有关部门应鼓励音乐节演出,适当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营造良好的音乐节文化氛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2日 1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