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5:12:18 来源: sp20241123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非遗里的河南》店内的非遗文创产品。
“李家村剧场”演出剧照。
百亩麦田景观广场,绿麦如茵,人流如织。 以上图片均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提供
核心阅读
用戏剧的方式滋养和传播文化,用旅游的理念吸引和服务观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2021年对公众开放,文化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最持久的竞争力,高浓度的历史因素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关键。如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人气越来越旺,2023年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观剧人次突破1200万,其中85后观众占比达85%。
占地622亩的区域内,建有56个不重样的格子空间,嵌套21个剧场,每天1000多名演员上演1000多分钟的戏剧……今年“五一”假期,超50万人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观剧,省外游客占比超过70%,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0%。
用戏剧的方式滋养和传播文化,用旅游的理念吸引和服务观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2021年对公众开放,文化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去之前,它在我心中是个问号;游览时,它是个感叹号;回家后,意犹未尽,它是长长的省略号。”一名北京的观众感慨。
以景引人
“这场景犹如排山倒海的浪潮,将我推向家的怀抱”
走进幻城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百亩良田。芒种时节,这里是麦田,一片金黄。对河南人来说,麦子的意义非同寻常:全国1/4的麦子产自这片土地,不少河南人的儿时记忆都在麦田。“我们努力将麦田打造为一种意象,在麦田里,我们可以畅想未来,它是充盈的、饱满的、绵延不绝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说。
春生、秋长、夏盛、冬藏,这里的四季颜色各异。冬天,这儿是白色的雪域;春天,这儿是嫩绿的麦田;夏天,这里一片金黄;秋天,这里又成了火热的高粱红。“这里总有不同的风景。第一次去,我触摸到了记忆中的麦田;第二次去,我看到了漫天的飘雪;第三次去,我想去感受盛夏的晚风……”本地游客赵怡原说。
进入幻城,要走东墙。这里没有城门,取而代之的是两面夯土墙交错而行,形成一扇“虚掩的城门”。这是目前世界上单面最长的人工夯土墙之一,长328米,高15米,厚2米。夯土墙不只一面,它还是个巨幕,可以投射光影。夜间,游客们还可以借着投影灯光,拍出剪影照。
“从未想过一场烟花能让人热泪盈眶。”一名游客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微信公众号上留言。元宵节、春节、跨年夜……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百亩麦田上用灿烂的烟花向万千观众致意。炮仗在328米长的夯土墙前一字排开,烟花在上空散开,点亮整片麦田。
进入“虚掩的城门”,第一个戏剧空间是《河南的土》,它是用200多立方米的河南本地土建成的夯土墙,上面印刻着河南省全部的地市、县区和村镇的名字。17个地市、157个县(市、区)、近2500个乡镇(街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南。“这场景犹如排山倒海的浪潮,将我推向家的怀抱。”赵怡原感叹,“我真想亲吻这座夯土墙。”细心的她发现,这里还记录了百家姓中起源于河南的52个姓氏……
以剧留人
“自己的一场表演能引起一个孩子对文化的兴趣,值了”
毋庸置疑,幻城的重头戏是戏剧。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每个人选择的路线不同,得到的体验也是不同的。21个剧场可以同时容纳近万人,包含《李家村》《火车站》《幻城》三大主剧和18个小剧,今年1月底还上新了《苏轼的河南》《曹操的麦田》两个剧目。
“演出的衣服咋又破了?”这是演员李豪最常被问到的。李豪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服装道具损耗最大的演员,也是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22分钟的表演中,他要全力以赴滑跪8次,而这种演出,他每天少则9场,多则12场。“这个动作要在狭窄、坚硬、不太平整的石头地面上完成,我们看着都心疼。”李豪的同事说。但李豪总说:“这没什么,我要对得起观众,把每一场演出都当成自己的第一次登台。”李豪负责的剧目舞台不大,全剧只有两名演员,近距离面对观众,演员必须时刻保持“情绪在线”。让李豪最难忘的,是一次演出谢幕时,他听见前排的一个小朋友对妈妈说:“看完演出,我想去博物馆看看!”“我当时差点没忍住眼泪,自己的一场表演能引起一个孩子对文化的兴趣,值了!”李豪说。
在这里,关于文化的故事随时都在上演,观众或端坐,或站立,或随着剧情行进到另一个空间。移步换景,转眼千年。在主剧场“火车站剧场”和“李家村剧场”中,以行进式演艺的方式讲述着艰苦奋斗的故事;在拥有3000多个座位的“幻城剧场”,数个升降台勾勒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缓缓升起。舞台依靠前沿的科技手段,让千年图景生动可感,瑰丽又素雅,沉静又活泼。
剧场里关于麦子的描写也多极了,它是《李家村》里象征生命延续的种子,是《火车站》中舍小我取大义的精神意象,是剧中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18个小剧场,精彩各异。观众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听拟人化的库房讲城市历史,还可以感受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
这里用棋盘格局分割出不同的场景和表演空间,游客置身其中,寻觅一处风景,遇见不期而遇的美好。也许,这就是戏剧的魅力,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魅力。很多游客感慨:“走出幻城,戏剧还在我的心里继续上演……”
以文化人
“河南的麦田里,不仅生长麦子,也滋养艺术、涵养文化”
“中原文化厚重绵长,滋养着河南,也滋养着中国。”“河南人如同小麦一样,向阳而生,蓬勃生长,坚韧不拔。致敬!”“这里包含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能让老一辈人回忆过去,让年轻一代珍惜现在、创造未来。”来自各地的观众在网上纷纷留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激发了更多人对中原文化的热爱,不少游客从这里出发,又前往郑州的少林寺、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洛阳的二里头遗址、安阳的殷墟等,更深入地了解河南、了解中原文化。
文化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最持久的竞争力,高浓度的历史因素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关键。剧场里,历史人物在河南成就事业,思想大家在河南留下文化典籍,英雄豪杰在河南留下佳话。剧场外,也是幻城的中心,有一个地坑院,它还原了豫西“地下四合院”的建筑风貌,其营造技艺是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地坑院内有11个院子,河南非遗体验店、民艺市集、老字号餐饮等文化业态聚集于此。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非遗里的河南》。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挖掘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与民间手艺,让人爱不释手,连店内的座椅都是非遗文创产品——洛阳黄河鼓。“这是我国北派制鼓技艺的代表,有1000多年的历史。”洛阳白马寺镇陈氏制鼓技艺传承人陈义超说,“我国南方地区的鼓多为小鼓,鼓声较高。中原地区多为大鼓,敲击起来气势恢宏。”
店内低悬的商丘鱼灯,色彩明艳,灵动生趣,放到如今,审美也不过时。“它以竹篾为骨,宣纸和丝绢绷糊,用矿石原料彩绘而成。节日夜晚,点一盏鱼灯出门,很拉风。”商丘鱼灯第四代传承人王改新说。她把从母亲那里传承下来的鱼灯制作工艺,又传承给从事美术工作的侄子王站,姑侄二人结合新的审美,创新丰富彩灯形貌。“一盏小小的鱼灯,寄寓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作鱼灯,是传承家族技艺,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站说。
游客宋歌没想到,《纸上河南》把“纸和皮”玩出了这么多花样儿,汇集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信阳罗山皮影、特色风筝、剪纸、花灯等传统手工艺。“在《纸上河南》,我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这些非遗工艺品,与中原文化来一次深度交流。”宋歌说,“《布老虎与泥泥狗》中以布艺刺绣和泥塑彩绘为主的河南民间玩具,既保留了我儿时的记忆,又迭代升级,样式更潮,功能更多。”
当游客们从充满戏剧性和文化味儿的一个个“方格”中离开,他们又会看见“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那夯土墙的背面写着:“请别忘了,河南的土。”从这里走出的游客们,难忘这里的戏、这里的美。如一篇观后感中写的那样,“河南的麦田里,不仅生长麦子,也滋养艺术、涵养文化。”
以情动人
“只要我们足够真诚,观众一定能感受到”
如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人气越来越旺,2023年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观剧人次突破1200万,其中85后观众占比达85%。
如果想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所有演出、每个细节都看遍,一天是不够的,两天有些紧张,三天大概刚刚好。不少游客来了一次还想再来,“因为这里的作品很有意思,好东西太多了!”的确,这里考验的是创作者的积累和诚意。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说:“我很自豪,这样的作品出现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出现在这样期盼的目光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个成效来自我们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感情,来自我们敬畏文明的姿态,来自我们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展现出来。”
这里的真诚体现在细节上。今年春节8天假期,观剧人次超过100万,全天12万座次座无虚席。怎么能让观众排队等候的时间也充盈起来?工作人员们拿出看家本领,亮出才艺。春节期间,他们游走在各个剧场排队区,跳了近5000分钟的舞蹈,表演了超过8000分钟的魔术,趣味丛生的近景小魔术,受到了排队区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看着这么多排队的游客从急躁到安静再到欣赏起我们的表演,特别欣慰。只要我们足够真诚,观众一定能感受到!”园区工作人员李磊说。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3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