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和县灾区安置点一线探访:“心里踏实,希望就在”

发布时间:2024-11-14 10:13:42 来源: sp20241114

12月20日白天,严寒中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和物资运送车辆络绎不绝。从县城往南快到黄河岸边,草滩村旁的空地上,一排排蓝色帐篷分外显眼。村民们蹲着围在一起,焦急等待着亲友的消息。

临时安置点外,拉面的香气四溢。贺勇摄。

临时安置点外,拉面的香气四溢。贺勇摄。

草滩村,这个黄河边不知名的小村子,这两天受到众多关注。一队队救援人员和穿着军大衣的民兵跑进跑出,或双人抬担架,或手拿肩扛救援物资。挖掘机旁,一处已被掩埋到只剩下房顶的平台上,七八名救援人员屏住呼吸,使用破拆器开展救援。他们所处位置的下方,可能仍有生命奇迹。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影响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3县46个乡镇419个行政村,其中民和县官亭镇、中川乡等地受灾严重。

草滩村距震中不足30公里,是此次受灾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家人从猛烈的晃动中被惊醒,随后赶紧跑到门口的空地上,噼里啪啦的怪响从远处传来,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叫‘砂涌’。”回忆起那天深夜,村民王淑兰心有余悸,“从小到大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跟做了个噩梦一样。”

王淑兰所说的“砂涌”,是一种由地震引发的地下岩土体砂土液化现象。8公里外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土族中学,操场上到处是被褥、衣物等物品,教学楼教室和宿舍墙体脱落较为严重。校长朱学林介绍:“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宿舍,并用校车转移部分学生至县城宾馆进行妥善安置,全校910名寄宿学生、75名教师无一人伤亡。”

19日晚,浓浓的夜色中,一顶顶蓝色帐篷里的点点灯光亮起。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总经理方保民告诉记者:“我们对所属变电站、供电线路及电力设施进行特巡,迅速有力推进负荷恢复、设备抢修和物资支援工作。经过连续抢修奋战,截至目前,青海省受本次地震影响的用户全部恢复供电,几个安置点的接电工作正加紧开展。”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海东市公安、应急、消防、地震、卫生、交通等部门力量迅速集结,赶赴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包括棉被褥6200套、煤气炉150台、棉大衣7000件、行军床5450张、棉帐篷1800顶、发电机10台、照明设施20台,集中安置3县受灾群众6498人,分散安置15450人。

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援源源不断涌到这里。19日上午,西宁市首批救灾物资1934件(套)和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3943件运抵灾区。同一天下午,来自海东市对口支援城市无锡市的首批27吨救灾物资抵达,物资包括毛毯、帐篷、折叠床、棉被、雨衣等共计1.43万件。20日上午,来自山西省长治市、福建省厦门市的蓝天救援队带着棉大衣、棉床垫等救灾物资也已到达。

草滩村安置点外。贺勇摄。

草滩村安置点外。贺勇摄。

临时安置点里,处处见温情。在中川乡政府,50顶帐篷组成的临时安置点外,几口大锅下面火苗通红,大家围拢过来,分到了热腾腾的粉汤。“今晚受灾群众除了‘投亲靠友’的,我们统一在乡政府设有安置点,此外还在周边宾馆准备了房源,确保受灾群众有热乎饭吃、有暖房住。”民和县中川乡党委副书记马玉明介绍。据了解,民和县共设置了集中安置点129个,集中安置2477户11054人,分散安置462户2027人。

在草滩村,美一小学的临时安置点内,蓝色帐篷依次排开,每顶帐篷里6张折叠床围着火炉整齐摆放。80岁的村民龚尕芳接过消防救援人员端来的牛肉面,连连感叹:“天寒地冻,又遭了这么大的难,大家都不容易,但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心里是暖乎乎的。”

村民龚尕芳与消防员交流。贺勇摄。

村民龚尕芳与消防员交流。贺勇摄。

美一小学一楼的教室里,村民何永同一家正在吃饭。把83岁的父亲、73岁的母亲安顿好,何永同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有热饭热菜吃,有热水喝,还有给我们发的被褥、棉衣,医生也在安置点候着,治疗头疼脑热的药也都发到了我们手里。心里踏实,希望就在!”

(责编:王静、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