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5:03:08 来源: sp20250110
中国网呼伦贝尔8月26讯(记者 吴佳潼)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内连八省区、外接俄蒙,是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肩负着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取得实效。
8月25日,“边疆党旗红”采访团一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口岸,熙攘的人群和排队通关的货车让这里“忙碌劲儿”尽显。满洲里因口岸而生、循口岸而行、依口岸而兴,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支点,满洲里市拥有铁路、公路、航空3个国家一类口岸,铁路口岸于1902年开通,共有宽准轨线路310条,总长约220公里,各类换装场18个,口岸年综合换装能力4000万吨;公路口岸于1998年投入使用,占地1.2平方公里,年过货能力500万吨、人员通关能力1000万人次、车辆通关能力100万辆次;航空口岸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相继开通了满洲里至俄罗斯赤塔,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巴坎、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国乌兰巴托、乔巴山等多条国际航线。
满洲里口岸外事系统党工委自2000年成立以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满洲里口岸在泛口岸经济发展和向北开放中的龙头作用,全力构筑沿边开放新高地。
满洲里口岸外事系统党工委书记、口岸办主任张世朴介绍,近年来,满洲里市口岸外事系统党工委在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中,深入实施党建共建、业务共建、服务共建的“口岸党建一体化”工作模式,为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满洲里口岸外事系统党工委立足口岸特点,将党性教育、红色历史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整合,在出入境通关现场发放“出境党员教育提示卡”,对出入境党员进行外事纪律、文明旅游和党员意识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国民意识、国土意识和国防意识。同时,会同联检联运部门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建立健全检企联系、联检协作、联防应突等制度,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方面,解决了一批口岸通关“难点”“堵点”问题,在一线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扎根边城奉献、争当“口岸先锋”的实干导向。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主动作为,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不断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持续完善运输组织,大力推动智慧口岸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口岸通关优势。
来自俄罗斯博尔贾的51岁货车司机米勒(音)从2019年开始做中俄跨国物流工作,以大型机械类货物运输为主,一次跨国物流工作从装货到运输历时5天,每次通关时长在1个小时左右。问及做中俄跨国物流的感受,米勒笑着表示,“俄罗斯货车司机人数越来越多了,通关也越来越方便,以前是只有12小时可以通关,但现在可以24小时通关了。”据了解,自2023年5月15日起,满洲里公路货运口岸试行24小时通关,满洲里边检站立足口岸实际,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开足查验通道,确保边检通关“零等待”“零延迟”,以便捷高效的口岸营商环境让“中国产品”在国外站稳脚跟。
2023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2260万吨,同比增长 39.6%;进出境中欧班列 5116列,同比增长6.2%;出口整车 51210台,同比增长 158.8%,均创历史最高。今年截至5月30日,满洲里口岸通关货运总量突破 1000万吨,同比增长 15.1%,较去年提早20天完成千万吨目标。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