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2:39:12 来源: sp20250102
12月9日至10日,首届中国(海南)人才交流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700余家用人单位携2万余个岗位赴会,吸引了1.2万余求职者到现场参会、12万多人次浏览线上“招聘专区”。“大会专场招才引智活动坚持以‘缺什么引什么’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发展需求开展。”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2月12日,北京市丰台区发布《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公布实施“产业人才引领行动、基础人才强基工程、管理人才提质行动和青年人才开发行动”四大专项行动,为全区招才引智工作提出顶层设计。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还发布了《人才落户管理办法》“升级版”,宣布从2024年1月1日起,放宽落户政策,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和技师,有来苏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相关人员,可“先落户后就业”。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在不断加码人才扶持政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引才为先,育才为要,留用为本,只有深度发掘人才“第一资源”,统筹做好引才、育才、用才“三篇文章”,才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新措引才:加力度,升温度
区域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只有吸引、集聚人才,才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为了吸引人才,一些地方争相在人才投入、环境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发力,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为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河北省雄安新区开出优厚“价码”:给予2000万—5000万元科研经费和300万元生活补贴,奖励一套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对高端人才实行“特岗特薪”;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池”,提供事业编制。
雄安新区与150所高校签订共建引才工作站合作意向书。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辽宁省沈阳市出台“兴沈英才计划”,每年提供不少于15亿元的专项资金保障人才事业发展。对顶尖青年人才,最高给予每人500万元奖励、100万元科研经费。对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科研经费。
沈阳招聘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柏寒摄
山城重庆的“引才专列”今年就两次奔赴各地揽才。3月,前往北京、西安、哈尔滨、长春、成都等8个城市的20所高校,意向性引进人才6509名。9月,又带领766家用人单位“驶”进7省16所高校,与9371名人才达成初步招聘意向。
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引才大战”中赢得一席之地,不少地方更是在柔性引才上下足了功夫。
今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宣布发放柔性引才补贴。针对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市属事业单位柔性引进的各类人才,按年度计税报酬的30%择优给予用人单位,用作引才补贴,每人(团队)每年最高补贴可达100万元。
海南紧盯冬天在该省休养的“候鸟”人才,累计柔性引进130多名院士专家,联系服务拥有高级职称或相应层次的“候鸟”人才1.3万余名。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英山县,在人才吸聚上天然不具优势,但当地充分利用“夏避暑、冬温泉”的资源禀赋,叫响了柔性引才品牌。“去年,我们创新实施了‘避暑引才’计划,发布十条招才引智政策。今年又推出‘暖冬人才’计划,计划利用春节将至的契机,邀请在外创业的优秀人才回来参与家乡建设。”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表示,最近两年落户英山的一些龙头项目,比如均瑶集团、重庆美丽信、英创汇智等企业的入驻,都得益于柔性引才政策的实施。
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固然是加分项,但是用诚意和温度打动人才,也成为很多地方的“杀手锏”。
“最打动我的是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人才政策。本科生也能享受人才补贴,切实解决年轻人租房难、购房难的问题,让我感受到芜湖惜才、留才、爱才的诚意。”选择入职安徽芜湖海螺集团旗下科技研究院的毕业生陈奇表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将专科(高职)毕业生纳入大学生租购房补贴政策范围。大学生租购房补贴实行“网上办”“掌上办”,由半年一审提速至一月一审。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奖励政策和“六大产业集群”企业新引进硕博研究生一次性人才奖励政策,全力营造“拴心留人”人才软环境。
多元育才:重刚需,建梯队
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永川工厂汽车制造实训基地,去年刚从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长城汽车订单班”毕业的李尚豪带着师弟师妹们开展实操。虽然才工作一年多时间,但他动作娴熟利落,俨然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的成长,受益于校企联合共建“订单班”培养方式。
将“课堂”设在车间,学校和企业共建“订单班”培养人才方式,在西部职教基地重庆永川区已开展多年,每年为企业培养人才超5000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量突破1300个。
满足我国庞大而复杂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各地在不拘一格引才的同时,也在按照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的目标,努力创新多元化育才模式,走好人才自主培育之路。
联动式育才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今年6月,北京市首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2家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产学联动,建立“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未来,北京还将打造10个左右具有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助力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建设。
2023年北京市金秋招聘系列活动现场。北京市总工会供图
扎根式育才聚焦“卡脖子”难题。海南是中国最重要的育种基地之一。过去,科研团队主要是利用海南的光热条件进行加代繁育,做科研还是要回到北方。如今,随着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建立,已有15支科研团队入驻,270名海南专项计划研究生全过程在琼培养。
项目式育才壮大专才队伍。近5年来,海南省通过实施南海育才项目,选拔培养“南海创新人才”“南海创业人才”“南海工匠”“南海乡土人才”累计近千名,提供各类人才资助累计2亿余元,初步形成一支规模较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梯队式育才夯实技能型人才高地。“制造业当家”的广东省,已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目前全省有148所技工院校,在校生65万人。今年10月,《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建成以学生学徒、技培生等政策为“根部”,以“新八级工”、企业自主评价等政策为“腰部”,以中华技能大奖、首席技师等政策为“顶部”的“广东技能树”,开创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工作崭新局面。
放手用才:搭舞台,压担子
地方和人才的最好“关系”,是共同成长。在用好人才方面,各地纷纷出台硬招实招,点燃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与热情。
“到达拉特旗工作两个月来,融入得很顺利。旗里在生活上对我们关心备至,在工作上全力支持,让我们放开手脚去干。我切实感受到了‘暖城’之‘暖’。”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第五小学校长王庆伟感叹。他是达拉特旗今年引进的四位名优校园长之一。让他心暖的,有生活上的关怀,更有工作上的“放开手脚”。
为了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内蒙古自治区开通了引进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破格评聘相应职称和岗位。2022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生阿如罕博士被引进到内蒙古工业大学。当年,他就获评正高级职称,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年轻的教授。
“雄安新区实行‘大部门制’管理,我在工作中接触业务多,积累了多个处室的工作经验,有挑战,但也磨炼人,能得到快速成长。”说起这两年在雄安的工作,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干部白鑫森竖起大拇指。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河北省选调生、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干部……来雄安前,白鑫森的经历可谓丰富。今年初,选调期满后,他选择了留下。让他留下的,是灵活的用人机制、广阔的发展空间。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在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硬件方面,各地更是频出实招。
除了引进单位给予科研经费外,内蒙古自治区每年对上年度刚性引进的博士人才,综合评估科研潜力,叠加给予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支持。
湖北省今年启动了“博士后尖端人才引进计划”“湖北省博士后优秀人才跟踪支持计划”,资助40名优秀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资助。获选人员期满出站后,湖北省事业单位可将其作为高层次紧缺人才通过公开考核引进。
安徽率先成立人才发展集团、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新疆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建设工程、重大科研平台、关键民生领域等人才培养引进……
各地坚持以引才为基础、以育才为重点、以用才为根本,深耕人才引、育、用全链条发展,既重数量更重质量,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让“人才强国列车”跑得快、行得直、开得远,向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勇毅前进!(郭婷婷、肖璐欣、董兆瑞、张聿修、孝媛、王斯文、汪瑞华、宁玉瑛、朴馨语、毛雷、刘敏、李欣洋、李雪晴、陈晨、黄津晓虎)
(责编:陈键、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