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8:30:46 来源: sp20241109
中国学者在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给学生们做讲座。 吴 昊供图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一批心怀祖国、志在四海的江苏籍侨胞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分享机遇、发展事业的同时,也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友好往来添砖加瓦、铺路架桥。
抓住发展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朋友圈”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身处世界各地的江苏籍侨胞,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和参与者。
“这10年,我们与‘一带一路’同行。”新加坡超级旅游集团总裁黄钰祥直言,过去10年是他在旅游、金融、人工智能、大健康等多个产业跨界发展的“黄金十年”。“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互联互通,使各国之间交往日益频繁、交通成本降低,大大提高了旅游企业的盈利空间。近年来,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我们集团在旅游领域大展拳脚,组织新加坡游客赴中国旅游的业务量占到整个集团业务量的30%以上。”黄钰祥说,今年,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中新双方互利合作将进一步释放潜能。
近些年,越南中国商会江苏企业联合会会长徐传禄的事业也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迎来新发展。2015年,中国与越南发表《中越联合声明》,宣布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构想对接。“很快,大量中国订单涌入越南,运动鞋代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徐传禄介绍,2016年,他在越南开办的运动鞋代工厂规模扩大1倍,新增4条生产线,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跨境贸易更加便捷。如今,我的工厂通过‘集中采购+跨境电商’模式,先从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采购原材料,再在越南生产,最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远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跨境贸易便利化。”徐传禄说。
缅甸江苏商会会长惠源在缅发展的10年,与共建“一带一路”紧密相关。2013年,惠源在缅甸创办纸业公司,此后又成立苏商集团总公司。随着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入,2019年惠源与其他几名江苏籍侨商创立缅甸江苏商会、缅甸江苏同乡联谊会,在为会员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同时,也努力推动中缅商界往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经济走廊、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工作顺利推进,造福两国民众,更为我们海外侨胞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惠源说。
搭建合作桥梁
海外侨胞熟悉中国和住在国的情况及国际规则,具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10年间,众多江苏籍侨胞怀着赤忱的爱国爱乡情怀,发挥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侨为桥,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助力。
2013年,在国际会展行业深耕多年的王海林决定,创立自己的会展品牌“中国贸易周”,帮助中国企业将优质商品推广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0年间,王海林克服物流、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挑战,推动“中国贸易周”在阿联酋、肯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南非、阿曼等国家落地。
王海林在“中国贸易周”搭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省去中间商环节, 让海外采购商和中国供应商面对面洽谈合作。除了产品宣介和贸易洽谈之外,王海林还在“中国贸易周”增加了书法、非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帮助海外合作伙伴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计划将‘中国贸易周’品牌拓展到更多国家,帮助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王海林说。
还有不少侨胞积极“穿针引线”,在家乡江苏与所在国之间架起一座座合作桥梁。
今年4月,在江苏溧阳,2023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举行,吸引了斯里兰卡、德国、以色列、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友人共赴一场“溧阳之约”。身为溧阳人,斯里兰卡侨商张旭东接到了一个来自家乡的“任务”——以茶交友。“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希望明年通过溧阳茶叶节,促成斯里兰卡的产茶城市与溧阳建立友好城市,共同推广白茶和红茶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溧阳白茶的国际知名度,增强中斯茶叶界的交流合作。”张旭东说。
在塞尔维亚打拼20余年的秦金生感叹道,这些年,他在中塞之间穿梭往来的频率明显提升。2016年,塞尔维亚江苏南通商会暨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塞尔维亚分会成立,他被推举担任会长。此后,商会促成江苏省南通市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兹韦兹达拉区两地代表团多次互访。2022年9月,南通市与兹韦兹达拉区“云端”牵手,共同签署两地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这是我2022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相信中塞民间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秦金生说。
促进民心相通
今年9月1日,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正式开学。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是这所国际学校的总校长,也是创办者。
谈及创办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的初衷,吴昊表示,培养掌握中俄语言、熟悉中俄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中俄两国的共同需要,也是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的努力方向。“未来,学校将开设全日制课程,搭建中俄两国青年交流交往的平台,让学生们成为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受益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并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下一个10年更好发展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吴昊说。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根基。在海外,像吴昊这样热心推动中外民心相通的江苏籍侨胞还有许多。
“在匈牙利,中华文化很受欢迎,中餐、中医和中国功夫等都是深入人心的中华文化符号。”匈牙利侨胞马文俊说。这些年,他结合匈牙利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一方面和中国餐饮企业合作,大力推广中餐文化,另一方面和欧洲各国朋友共同成立“中国—欧洲文化艺术体育协会”,举办书画展、摄影展、象棋邀请赛等活动,并邀请中国的中医代表团赴匈访问,让更多匈牙利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兼总编高进多次牵头邀请江苏及中国其他各地调研团到罗马尼亚考察,并且促成多个中罗合作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了各国企业的投资之路、贸易之路,也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友谊之路。”高进介绍,目前《欧洲侨报》深耕新媒体运营,从手机客户端、电子报、海外社交媒体等平台多管齐下,让罗马尼亚受众有更多渠道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了解中国。
马来西亚侨胞李中平认为,作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使者,讲好中国故事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他创办媒体平台“马中透视”,以中文、英语、马来语3种语言,用马来西亚受众熟悉的话语传播形式,提供有关中马两国的新闻时讯和投资信息,展现中马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利合作的生动图景。“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让海外受众真正读懂中国故事。”李中平表示,随着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中国声音”也应深入马来西亚民间。他将继续充分运用媒体平台,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多力量。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