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8 07:44:37 来源: sp20241218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一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我们要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重要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
深刻领会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回顾百余年党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创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都体现了我们党注重坚持文化领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掀开崭新篇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牢牢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坚定不移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把我们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强大动力。
深刻领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世界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推进,既需要物质力量的增强,也需要精神力量的增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科学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等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统筹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并系统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揭示了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坚持运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深刻领会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成立之日起就主动担负起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使命,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洞见定位党的文化担当,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我们增强文明传承、文化创新的历史自觉,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深刻领会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有主体性的文化才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来说,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以文化上的自信自立、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保障和支撑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凝练概括,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主体性指明方向。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独有精神标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更加鲜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始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将文化自信不断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和改革创新的活力。
深刻领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进入新时代,“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指导性文件,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全社会主旋律日益高昂、正能量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深刻领会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成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因应新形势新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扬主旋律、振奋精气神,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极大提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去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深刻领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就考古工作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亲自调研考察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反复叮嘱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下,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家底逐步摸清,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深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历史文物保护制度体系,强化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让中华文脉绵延流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深刻领会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在国际舆论场中一定程度上还面临“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全方位的顶层设计,推动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从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再到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今天中国国际形象“自塑”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话语格局中的地位正由“被动”转为“主动”,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善于用中国故事讲清中国理论、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真正转化为话语优势,努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深刻领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历史大视野出发,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重大主张,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中强权政治、文明冲突、丛林法则思维的狭隘性,为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正确方向。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再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博大精深,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继续自觉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结合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着力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上下功夫,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把握其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发挥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生力军作用,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阐释,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作用,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好对外传播重要平台作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09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