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2:32:35 来源: sp20241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指明方向。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截止到2023年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处于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心不仅在于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输送更为精准的人才资源,更在于通过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协同共融,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一进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而且有利于教育资源共享、知识技能互联互通的开放式教育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提升全民人力资本存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不仅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更通过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释放了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人才的自主培养,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支撑,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在全球创新格局加速重塑的今天,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这一关键路径上,教育作为解锁未来潜能的关键,扮演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石角色,无可替代地推动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进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两翼,其深度融合与优化升级,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人才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全面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构建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如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成功、C919大飞机的首飞、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投入观测等,标志着中国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推进科研机构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成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进程的重要保障。全国上下业已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向未来,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始终面向国家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将科技自立自强的内生动力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强大动能,对于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要通过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热情,构建开放、包容、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以滋养和释放科技创新的无限潜能,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和社会基础。应坚持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加深入的思考方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必须坚持创新文化建设,鼓励探索、包容失败,营造开放、自由、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和挑战,敢于承担风险,形成促进创新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平台,促进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为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解决方案。必须坚持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早已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机构的单打独斗,而需要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教育系统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的合作,为我国创新生态体系注入更多国际元素和创新资源。
在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征途上,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和技能的塑造者,更是创新文化的孕育地和创新精神的激发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是我们面向未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定选择。这一选择,是对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深刻认知,也是对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科技进步的长远规划。未来,必须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培育和释放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从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陈廷柱 仝宣文,分别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李依环、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