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2:35:19 来源: sp20241125
足不出户就能登珠峰?这不是开玩笑。在北京首钢园11号馆,小朋友们正排队等待开启“双眼登珠峰”之旅。戴上VR眼镜,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攀登珠峰的过程,还可以一览冰川地貌景观,学到古生物知识。
5月25日—6月1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举行科技创新展览,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集中亮相。与科技创新展览一同举办的科学家精神专题展,集中展示了李四光、钱学森、朱光亚、南仁东等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图文并茂地讲述了科学家精神。
25日,北京迎来降温的雨天,但这并未影响人们参加科普盛宴的热情。展览现场,“慧眼”卫星、新一代人造太阳、“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拉索”等国之重器齐齐亮相……200多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为参观者打造了一场“科普嘉年华”。
科普互动激发探索热情
“神舟飞天—火箭发射”VR互动体验项目区,摘下VR眼镜的五年级学生龚宏锐兴奋地说:“从火箭转场到飞船入轨,这个眼镜里都能看到。”
隔壁展台同样热闹。智瞰深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智能机器人正沿着通道踏步走。当遇到行人时,机器人迅速避障让行,还会主动和人握手。目前,该机器人主要应用在电力、大数据机房等工业巡检及一些危险工作场景。
当记者路过救援消防展区时,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工作人员正身披雨衣、头戴防护面具向观众科普。
“我们在体验平台上模拟复刻了台风、地震、洪灾、高层建筑火灾自救等场景,观众通过穿戴相关设备,就能体验灾害来袭时的感受。”他指着屏幕里的演示画面介绍,从橙色预警到红色预警,台风过境威力不断增强,沉浸式增强感知体验平台的震动、旋转、坠落等体感越发明显,喷淋系统也随之增大水量。
走下体验平台,一名观众感叹:“体验过后,才知自然灾害的威力和沉浸式科普的重要。”
距离体验平台不远,模拟灭火体验装置吸引了学生们的参与。他们按照提示步骤拔出保险栓、握住喷管、按下压把,对准装置屏幕上的火源进行“扫射”。灭火器喷管处的指示灯一闪一闪,灭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火灾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灾情,灭火却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展台工作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面对不同火灾场景,必须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才能成功救灾。
激发探索热情、孵化科学家精神,正是科普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在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展台前,不少观众驻足观摩安徽省阜南县王店孜乡亲情学校学生制作的智能仓储平台模型。该校高二学生刘佳怡告诉记者,她来自农村,萌生想法制作这个模型,源于家乡瓜果物流分类的实际需求,正是现实生活催生了无穷的想法和妙招。
国之重器亮出硬核实力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中国天眼”FAST、“梦想”号大洋钻采船等大国重器模型被“请”进了展馆,呼应“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主题,公众在科普讲解中了解、体会国之重器背后的创新技术与硬核突破。
微缩版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看起来不起眼,原装置却是个8米多的大高个,最大直径约8米,总重470吨,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1.5亿摄氏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开发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
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发的“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在24日举行的2024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该院副院长陈庆川透露,今年将运用人工智能控制实验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对等离子体破裂的预测和缓解。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在介绍这艘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总吨约33000吨,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船具有全球最先进的钻探系统,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流程最优的船载实验室,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可满足海洋领域全学科研究要求。目前,“梦想”号进入调试和内装阶段,预计今年内全面建成。
活动现场,在VR视频技术加持下,观众还可以在“科学”号考察船、FAST等大科学装置中漫游,了解相关仪器设备并领略难得一见的科研场景。
创新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展厅内,新材料新装备随处可见。一块块板材引来众人围观,乍看其貌不扬,但隔音降噪性能却特别好。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潘鑫荣介绍,这是高性能吸隔声降噪声学超构材料,通过改变材料关键尺度上的微观结构,将声音“关”在结构中,与材料产生共振,从而消耗能量。
记者端详发现,每块板材被打上大小不同的孔洞。潘鑫荣说,板材的大小和孔洞的腔体都经过精心设计,正是依靠结构的变化,创造出高性能声学材料。当前,这些特殊材料已在飞机机翼、高铁、电站上得到应用,有望成为解决低频吸隔声问题的颠覆性方案。
展区另一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出了未来建筑实验平台,平台由6套户型构成,分别按照超低、近零能耗标准,以及零能耗和产能建筑建造,探索2035年节能技术应用、展望2050年技术路径。
交通运输部展区内,全国首条山地轨道齿轨铁路沙盘吸引众人目光:齿轨列车从都江堰站出发,穿过隧道、跨越山地,爬坡行进123公里,来到四姑娘山站。
“有别于传统列车和高铁,我们创新采用‘齿轨+轮轨’双制式驱动,固定在车轴上的齿轮与轨道上的齿轨相啮合增大牵引力,最高可在480‰的坡道上安全行驶。”四川蜀道新制式轨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地轨道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丰源告诉记者,山地轨道齿轨铁路具有爬坡能力强、曲线半径小、投资规模小等优势,兼具生态环保、安全舒适的特点,可全季节、全天候、全地形运行。
为了让山地轨道交通落地,工程团队先后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列齿轨电客车、入齿装置、牵引齿条、齿轨列控系统等国内首台装备。刘丰源表示,该铁路工程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试运行。届时,这条山地轨道齿轨铁路将串联起四川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交旅融合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日报北京5月25日电)
(责编:乔业琼、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