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3:04:15 来源: sp20250105
河水环桥、街衢纵横,三四米宽的弹石路面,藏于古城小巷里的厚重历史……
当中法文化论坛来到江苏苏州,人们便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联想:两地虽远隔万里,但却在许多方面十分相像,也常常被拿来对比。甚至,当为东西方文化对比选取一截片段的时候,精巧的苏州园林、声腔氤氲的苏州评弹总会浮现于脑海。
近日,由欧美同学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在苏州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创意产业、旅游消费与文化艺术等方面开展10余场交流活动。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界、政商学界的嘉宾及留学人员代表相聚一堂,以文化交流为媒、以文明互鉴为介,碰撞思想,启迪智慧。
促进人文合作走深走实
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是中法文化论坛的发起人之一。自2016年第一届中法文化论坛开始,从北京到里昂、从西安到尼斯,如今来到江南水乡苏州,他见证着这段人文交流一路成长的轨迹。
“今天的世界受到战争与暴力威胁。和平不会从天而降,只能通过努力来实现。我们要相互尊重、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与所有人、哪怕是观念不同者进行交流,这正是世界所需要的。”拉法兰说。他表示,在中法建交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期待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分享能在姑苏城绽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瑰丽硕果。
每届中法文化论坛里,主旨演讲都是重头戏。在苏州,来自博物馆、传媒、文学、电影、美术等领域的数位知名代表带来行业洞见,促进人文合作走深走实。
“卢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拥有50多万件藏品,故宫博物院拥有180余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140余万件藏品……博物馆发展日新月异,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博物馆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发展大门。如何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来满足公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是博物馆当前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春法说。
与此同时,王春法认为,随着博物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在线展览成为关注、了解文物的重要方式,但也会产生观众“浅阅读”“浅思考”等问题,如何破解值得深思。2024年,中法两国还将共同举办文化旅游年,在博物馆领域合作举办高水平活动。王春法说,中法在博物馆合作交流方面存在巨大开拓空间,需要携手并进、相向而行,提升交流质量和水平。他建议,创造更多交流平台,建立两国博物馆界高级别定期会商机制,拓展人才交流与合作渠道,共同探索文物研究、保护与修复联动机制等。
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曾在法国留学,他表示,求学路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都是留法艺术家。2013年,吴为山的作品《天人合一·老子》在法国获得“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这让他与法国的艺术联结更加紧密,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也曾高度评价这件作品。2017年,吴为山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这也为中国美术馆带来了新的文化交流机遇。
雕塑作为一种无声的载体,包含着文化的深度与情感的温度,是文化交流的理想载体。“今天在塞纳河畔,立着两位中国圣哲的青铜雕塑——老子和孔子。雕塑的主题,是孔子向老子问道。问道与传道,正是广泛深入进行心灵对话的基础。”吴为山说。
会激发人灵感的国度
国际知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是中法文化论坛的老朋友,也是中国影迷的老朋友。2015年4月,阿诺凭借电影《狼图腾》获得了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就在本月初,他拍摄的《燃烧的巴黎圣母院》摘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外语片奖。
一张张照片,回顾着《狼图腾》拍摄4年中令阿诺难忘的一幕幕场景,讲述着他与中国的故事。他说:“我的团队中有600多名中国技术人员,他们拥有极高的工作热情与技术水平。内蒙古最冷的时候有零下40摄氏度,拍摄过程很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工作。”
近年来,阿诺也关注到了中国新一代演员的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阿诺表示,他期待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国年轻演员的表演。“在我看来他们很有天赋,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表现。”阿诺说。
近年来,法国汉威士集团与包括腾讯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在集团董事长兼威望迪环球集团监事会主席雅尼克·博罗雷看来,“中国市场充满机会,极具‘磁吸力’”。
过去十几年间,博罗雷来过中国许多次,每一次都为这里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惊叹。“在中国,我们一直希望达成更多合作。这是一个会激发人灵感的国度,如今,我们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开设了分公司,集团有1500多名员工在中国工作。毫无疑问,法中文化间的交流会不断惠及政治和经济领域,这是我们所有人肩负的责任。”博罗雷说。
这次来到苏州,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欧美同学会商会副会长杨澜感到非常亲切。去年,她曾花费很长时间制作了一档非遗焕新纪实节目,跟拍了几名苏州的能工巧匠,师傅炉火纯青的技艺让杨澜记忆犹新。
“跟着苏绣大师姚建萍学习刺绣时,我欣赏到了苏绣的精细雅洁,知道了苏绣用到的丝线是一根普通丝线的1/128——苏州绣娘竟是用这么细的丝线,绣出了作品里小猫的胡子、金鱼的尾巴和少女的眼神。”杨澜说。
“非遗交流背后,是世界观和人心的交流与碰撞。我们应该合力共编‘文化织锦’。”在她看来,如今,公众的审美素养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新一代设计师脱颖而出,“中国风”的魅力正在走向全世界。明年,杨澜与团队希望将更多展示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的展览带到法国,结合多媒体数字化呈现方式,提供更具新意的观展体验。
海归扮演着重要角色
具备语言和跨文化交流优势,留学归国人员是中外文化交流里的生力军。历届中法文化论坛中,海归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陕西西安姑娘张程程留法10年,回国之后一直从事中法文化交流事业。2018年,在西安举办的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上,西安市政府与法国娇兰品牌达成共同开发“西安味道”香水及举办“西安年·最中国”欧洲推介展的合作意向。经过娇兰第五代调香师蒂埃里·瓦瑟18个月的创作,2020年11月,“西安味道”香水正式发布,张程程正是该合作项目的积极促成者。
从14岁孤身一人前往法国留学,到23岁学成归国,求学期间每次回国的时候,家乡的发展变化都令她感到惊喜。“那时候很多外国同学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我非常希望能让他们看到中国真实的样子”。回国投身中法文化交流工作后,张程程在北京、西安分别创立了国际文化发展机构,搭建中法青年艺术家交流平台。
这次在苏州,张程程是“文艺和公益资助:赞助商在跨文化领域的期望和举措”平行对话会的嘉宾之一。在她看来,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交流还是国与国之间交流,都需要带着情感和价值的认同,这样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法文化论坛也是非遗文化保护与交流的舞台。论坛期间,在苏州市南门路8号的苏州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论坛分会场,展示了多种传统江南文化。活动现场,苏州市吴中区民协主席、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陆小琴展出了《一叶知秋》《梁祝》等核雕作品,在现场展示核雕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小琴曾创作了以蜗牛为题材的《一叶知秋》核雕,并前往法国交流。作品中,一只蜗牛在卷曲的落叶上休息,核雕创意有趣,一眼望过去,蜗牛更是栩栩如生。
这次参加中法文化论坛,陆小琴将这件作品带到了现场,法国歌手乔伊丝·乔纳森对这件核雕印象非常深刻。“能在这么小的果核上雕刻出这样的作品,实在太了不起了。”她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明年,中法文化论坛将于法国多维尔举行,这座以“诺曼底最优美的海岸”闻名的城市,将继续讲述中法文化交流的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孙亚慧)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