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樟树如何擦亮“中国药都”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4-11-27 16:25:42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江西樟树5月23日电(巫发阳 肖文玥 张瑶)“樟树的医药文化真的太有意思了。”近日,“走进中国药都探寻千年药香”媒体行活动在江西宜春樟树市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萨沙和记者们一起“沉浸式”体验了中药炮制、药膳美食、中医把脉等一系列活动,直呼“‘中国药都’果然名不虚传”。

  白芍飞上天 中药炮制技艺传千年

  “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这一连串的通俗比喻,是对樟树中药炮制技艺最好的诠释。

图为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内,药工师傅正在切制白芍。吴思瑜 摄

  走进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萨沙正在近距离观看白芍切片的过程。只见药工师傅从袋子里取出已经浸泡好的白芍,再打磨药刀,随后装紧刀栓,用水润滑刀口,左手推动白芍、右手用刀,人刀合一,将白芍切成大小均匀的片状。切好的白芍,薄度仅0.1毫米,经风一吹,可如片雪飘落。

  历史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樟树已使用煮、烫、碎、煅等方法处理中药材,东汉末年葛玄及其侄葛洪在樟树阁皂山制药行医,开创了樟树中药材炮制。

  樟树中药炮制包括鉴别、抖择、切制、炮制、加工和贮藏。截至目前,通过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已经有100余种含毒中药材、400余种药性燥烈药材用于临床。

图为切好的白芍被游客轻轻吹起。吴思瑜 摄

  为了传承该项非遗技艺,樟树市每年开展传承“樟帮”炮制技艺药工认定考核,老药工和学徒工分别给予1800元/月、1200元/月的补贴。传承团队由2011年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27个,药工人数由156人增至2147人。

  药食同源 养生餐传统药膳遇上新潮流

  走进樟树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药膳餐馆。炒栀子花清爽可口、枳壳酱鲜香开胃、天麻童子鸡补虚益气……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药膳经过数代中医师和烹饪师探索研究,形成樟树的本地特色菜品。

  据了解,樟树药膳继承传统、科学创新,善于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注重切配精细、配伍合理、火候到家、烹制得法,色香味形俱佳,有药菜、药粥、药糕、药饼、药粉、药茶、药饮、药酒等200余种。

图为油炸栀子花等药膳。吴思瑜 摄

  除了十全大补汤、山参鹌鹑蛋、淮山肉丸、桔香肉丝等传统药菜,樟树的“药清汤”更是远近闻名。俗话说:“临江府,清江县,三岁伢崽吃包面。”包面即清汤,也叫馄饨。樟树清汤可以入药治病,开发出川贝陈皮清汤、参汁清汤、酸辣清汤等药膳。

  此外,部分中药房、咖啡店、药膳餐厅对药膳进行改良,推出中药奶茶、中药咖啡、中药雪糕等新药膳,备受年轻人追捧。“我是第一次来樟树品尝药膳,这里的山药面条、中药混沌和枸杞冰淇淋都非常好吃,让我对药膳有了更深的了解。”萨沙告诉记者。

图为厨师正在将“药清汤”递给游客。吴思瑜 摄

  近年来,樟树市推出药汤药酒药茶、养生炖汤料、艾灸贴、药浴包等康养旅游商品,不断延伸完善休闲旅游康养产业链,激发和释放中医药文化潜能,唱响“中国药都·康养福地”中医药特色旅游城市品牌。

  做强医药产业 打造中医药发展“樟树样板”

  走进樟树市仁和863科技园,由仁和集团投资的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技改生产线马力全开,一颗颗精巧的小药丸、一袋袋微甜的口服液正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经过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建有丸剂制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国内一流的中药现代化技术‘智慧车间’。”仁和中药研发中心总监黄庆文表示,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400多个医药、保健产品,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3.29亿元,税收8.28亿元。

图为仁和863科技园经典名方项目。(资料图)樟树市委网信办供图

  此外,为支持中药材种植加工、中成药生产研发、人才引进培养、科技创新等工作,樟树市相继出台《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意见》《樟树市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擦亮“中国药都”金字招牌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并着力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形成了集种植、生产、流通、研发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据了解,樟树市目前有医药企业469家,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数量31家,占江西省的40%,年产量达江西省80%;药品流通批发企业74家,占江西省总量三分之一,3家企业列入全国药品流通批发企业百强榜。

图为风景如画的仁和863科技园。(资料图)樟树市委网信办供图

  近年来,樟树市通过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构建种药草、建药企、开药会、办药校、观药景、泡药浴、养药生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发展“樟树样板”。(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