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文旅融合添异彩 赋能乡村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4-11-21 18:42:11 来源: sp20241121

  “总书记来到了我的家乡,他说林芝是个好地方……林芝是个好地方,团结之花开遍地,您的嘱托牢记心间,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动听的歌声、悠扬的旋律,歌曲《林芝是个好地方》在雪域江南广泛传唱。

  近年来,林芝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为引领,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气候生态优势,大力在乡土上兴旅游、“种”文化、办赛事,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富民之路,让群众“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以文塑旅 擦亮“文化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纷纷走进林芝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孩子们满怀热情,认真欣赏展厅内一件件精美的展品,“镇馆之宝”沙画《坛城》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令大家赞叹不已。工作人员结合“林芝”名称的由来,向广大游客生动讲解了林芝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和非遗知识,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

  “此次林芝之行真的太难忘了,在博物馆,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传承和保护西藏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来自拉萨市的小游客措姆在参观后说。

  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坐落于距离林芝市八一镇1.5公里的巴结村内,因西靠尼洋河,又称尼洋阁。这里陈列着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等文物、实物2000余件(套),文字资料3000万余字,图片2万余张,记录着藏东南各民族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浓缩了林芝独特而厚重的历史印记。

  据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刘晓玲介绍,博物馆作为自治区社科普及宣传基地、林芝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芝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芝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了特色优势,通过各类团体研学旅行、博物馆进校园、引进临时展览等活动,成为人们了解藏东南地区历史、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真正让林芝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从林芝市区出发,迎着夏日的凉风,车子在拉林高等级公路上向西行驶约150公里,便来到了工布江达县江达乡太昭村。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的旋律回响在整个村庄。

  太昭村是“唐蕃古道”古驿站“太昭古城”遗址所在地。历史上,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以及唐蕃古道中路、东路的交会点,商贾云集,来自藏、汉、回、纳西等民族的商人络绎不绝。

  一块记录历史的“万善同归”碑伫立在太昭村北边。在太昭村支部书记加央曲扎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碑文上记载的是清嘉庆初年驻防拉里、江达的官兵,与藏族、汉族等各族民众一起,共同捐资整修河边道路的善举。“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讲,1951年,解放军第18军52师副政委阴法唐率军从昌都方向沿娘蒲沟行至太昭,在这里休整月余,留下了许多军民团结的故事。”说起太昭古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45岁的加央曲扎滔滔不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走唐蕃古道、聆听民族融合的声音,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还让太昭村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师生接受爱国主义、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

  景点结合村落,历史融合现代,古城遗迹与当地民俗风情有机结合,已成为太昭村一大特色,让这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初夏时节,一面面亮丽的文化墙、一个个红火热闹的文体广场、一张张幸福淳朴的笑脸,目之所及,处处充满生机,一股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正在林芝广袤大地上涤荡。

  以花为媒 绽放“美丽经济”

  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嘎拉村考察时说:“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月的林芝,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走进嘎拉村,阵阵花香扑鼻而来,粉色的桃花与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灼灼芳华,美得醉人。记者看到,村民围着桃树、桃花忙碌着,有人为花间迷向的游客指路,有人穿梭花海为游客牵马。不少游客在景区换上心仪的藏装,穿梭于花海,留下靓丽的身影。

  “在林芝,我们领略到了雪域高原独特的美景,野山桃花、金灿灿的油菜花、远处雪山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真是太美了。尤其是这里空气很清新,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来自香港的三姐妹兴奋地告诉记者。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因春季盛开的桃花而闻名,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时至今年,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桃花节不仅是西藏自治区年度旅游的启动器,更是林芝市“两节一季”的重头戏。

  在林芝市巴宜区尼洋河下游段河流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项目工地,记者见到了正在施工作业的达瓦坚参。“这里会种植更多的桃树,今后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嘎拉村度假、游玩。”达瓦坚参用手指了指正在施工的场地说。

  “每年桃花节期间,村民分成几组在桃花园里交替值班,有人负责捡垃圾,有人负责收门票,还有一部分协助疏导交通,我今天负责在施工现场开挖掘机。”达瓦坚参告诉记者,“今年3月,嘎拉村集体收入分红,每家都不少于5万元。”

  季节交替,林芝花香不断。在米林市南伊沟景区扎贡沟里,广东游客林女士低头嗅着一簇野生大花黄牡丹,陶醉其中。“本想着来西藏就是看看雪山,没想到能看到这么漂亮的黄牡丹花!”

  每年5月28日,以黄牡丹为主角的米林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都会如期举行,来自各地的上千名游客组团观赏野生大花黄牡丹,体验米林特有的珞巴族文化。

  “今年第十六届黄牡丹节期间,米林市推出了‘牡丹仙子’选拔赛、‘雅江杯’篮球友谊赛、特色展销及夜市美食、藏医药文化学术交流、非遗及藏医药参观体验、民族传统运动、户外徒步等12项活动,致力为游客和群众带来‘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体验,满足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促进文化旅游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米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月的桃花、四月的杜鹃、五月的黄牡丹,这些都是大自然对林芝的馈赠,它们扮靓了乡村“颜值”,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成为林芝的美丽名片,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记者从林芝市旅发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份,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51.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27亿元,较2023同比增长15.83%和12.87%。

  以赛促旅 打造“体育+”新业态

  体育运动燃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体育为乡村振兴汇聚人气,为人们干事创业提供精神动力,成为新业态新引擎。

  5月的墨脱莲花公园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180余名身着鲜艳亮丽民族服饰的本地干部群众及游客欢聚在此,参加墨脱县2024年“全民运动健身·寻梦美丽边城”活动。

  “走进墨脱,让我重新认识了大自然之美,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参加健身运动,放松心情,真的特别开心。”从成都自驾到墨脱旅游的参赛选手郭女士说。

  “加油!加油!”道路两旁的市民群众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呐喊助威。

  “以举办赛事活动为突破口,参赛运动员、观赛体育爱好者就地转化为游客,直接拉动了地方体育旅游消费,推动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相关产业链发展。”墨脱县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墨脱县陆续举办墨脱县“雅江杯”足球比赛、“迎新杯”篮球赛、“健康墨脱”环雅江徒步等体育活动,邀请前国家男足队长郜林、前国家男足队员荣昊和著名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高级教练员徐国翀、潘巍现场指导“雅江杯”足球赛、“迎新杯”篮球赛,推动赛事水平和知名度再上新台阶。

  回溯今年春天,2024年西藏林芝南迦巴瓦高原体育大会巴松措国际漂流公开赛在美丽的巴松措国家5A级景区举办。巴松措因“国际漂流公开赛”火爆全网,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众多短视频客户端被“巴松措国际漂流公开赛”刷屏。

  “真没有想到,这些大场面的国际体育赛事居然在自己家门口办了起来。近年来,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们村办起了民宿,许多来巴松措的游客都会选择在错高村住上几天。2023年,我们家民宿一年的收入有20万元。所以说只要人勤快,不愁腰包不鼓,生活不富裕。”错高村党支部书记洛桑群培高兴地告诉记者。

  错高村距离错高乡政府驻地21公里,地处巴松措湖头,共有67户、259人。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了岷山集团藏地文旅等公司进驻,共同打造错高村整村民宿集群,并在2022年开始运营。民宿项目为村民带来年化租金性收益180万元,同时创造约30个就业岗位。

  林芝市旅发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份,巴松措5A级景区共接待25.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763万元,分别增长14.89%和35.2%。

  国际漂流公开赛、南迦巴瓦山地马拉松赛、中尼高原龙舟友谊赛的成功举办,既是展现当地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窗口,也为建设新时代林芝带来新契机。2024年西藏林芝南迦巴瓦高原体育大会“南迦巴瓦峰杯”篮球邀请赛、首届西藏大巴松措徒步露营大会……林芝推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旅游”新场景、新玩法,让“跟着赛事去旅行”“伴着旅游来参赛”等活动从一句口号转变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24年林芝将举办或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和区域性品牌赛事15项。

  “以赛为媒”“体育惠民”,大大提升了林芝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切实增强了周边群众的获得感。林芝市“户外天堂、运动林芝”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高原体育名城的名片越擦越亮。(记者 胡文 通讯员 张淑萍 陈彦玲 梁伟明)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