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0:13:42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社 重庆8月24日电 (梁钦卿)连日来,中国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引发“西游热”。截至23日21时,《黑神话:悟空》全平台销量已超过1000万套,全平台最高同时在线人数300万人。该游戏发售不到4天就破千万销量,这样的成绩不仅在中国国产游戏历史上尚属首次,放眼全球也屈指可数。
截至8月23日21时,《黑神话:悟空》全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黑神话:悟空》官方账号截图)游戏发售后,许多巧妙的翻译引发业界热议与赞赏。比如,“妖怪”一词被翻译为“Yao Guai”,“金箍棒”也直译为“Jin Gu Bang”,这样的案例在游戏中还有很多。
从事翻译行业的“90后”侯娇娇是一位资深游戏玩家,自从《黑神话:悟空》上线以来已玩了十余个小时。她告诉记者,游戏里不少翻译都做得很讲究,比如游戏英文名,制作方把“悟空”直译为Wu Kong,而不是Monkey King,更能体现角色背后的中华文化特色。“就像我曾经背英语单词,面对一个陌生词汇,就会去查资料了解这个词的内在意思,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
此前,《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在受访时就表示,在翻译某些角色时会发现特别困难,遇到这种情况会停下来先去想能不能去搬海外现成的、容易理解的概念,发现并不完全适用。那些在中国文化里独有且只指向某一个体的名词,就会用到拼音发音,最典型的就是“悟空(Wu Kong)”。
重庆出版集团青少分社社长、总编辑林郁虽是游戏“外行”,但对该游戏也有所耳闻。她告诉 中新社 记者,通过拼音翻译能将中国独特的文化概念直接与国际观众沟通,使他们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形象。比如“妖怪”,在中华文化中不仅是一种生物,更是承载着历史、传说与地方特色的符号。“这一翻译选择既保留了原词的音韵美,又有效减少可能产生的误解,让观众理解角色的同时展现作品趣味性。”
不过,她也认为,本地化最重要的还是需做到“信达雅”,面向海外群体,游戏不仅要在直译方面下工夫,也要注重意译工作,只有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帮助玩家理解内容、了解文化。(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