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发布时间:2025-01-10 13:21:14 来源: sp20250110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以战略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编  者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刘荣刚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自觉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在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中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中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倡导科学精神,弘扬新风正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建立健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德问题。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密切跟踪意识形态动向,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让主流思想舆论产生传播乘数效应。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有时仍然十分尖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上不但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还要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本领主动应战,牢牢掌握主动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防止给错误思想观点传播提供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敏锐,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坚决同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开展斗争。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编审)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向  勇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高质量、多种类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等机制,是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生产高品质内容。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是精神文明的内容载体,优质的内容是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内核。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首先要在源头做好优质文化内容生产。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两个结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明确价值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高质量主体。持续做好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离不开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也需要不断完善各类主体的生产经营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创新,激发文化事业单位的创新创造活力。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和企业集团。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建立和完善剧本质高量多、剧目纷呈多彩、剧场布局合理、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国有文艺院团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加大平台型文化企业的监管力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培养骨干型、新锐型和“小精特型”民营文化企业,扶持“出海型”文化企业。

  用好有效渠道。公共文化供给和文化市场供给都是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渠道,要结合用好,不能厚此薄彼。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发挥市场竞争的有效作用,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采购标准和规范流程。打通各级文化资源的流通机制,构建国家级、区域级、县乡级文化资源转化平台,发挥数字平台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拓宽文化服务领域和文化产品传播渠道,提高文化传播效率。提升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提高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在文化贸易中的份额。

  完善要素投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离不开文化生产的资本、资源、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融合投入。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协同作用和传导效应。大力培育文化人才,激发文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高数字文化人才队伍素养,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提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打破文化数据孤岛,规范文化数据交易平台,推进文化数据交易,探索区块链跨链互认机制。促进文化创新的跨界融合,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商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工业旅游、首发经济等文化消费新场景。

  深化协同治理。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优化,离不开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形成多方面协同治理机制。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文化立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完善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规制度,推动地方立法工作。深化文化领域行政审批备案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加强版权保护,打击侵权盗版,建设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版权、商标、专利一体化保护的融合机制。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方兴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今天,信息革命的时代潮流浩荡前行,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是文化建设的新空间。以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是数字时代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信息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入把握全球网络技术新的变革浪潮,不断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全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发展好和治理好,始终是互联网这枚硬币的两面。互联网进入中国30年来,我国的网络治理始终契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性,基于问题导向进行实践探索。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信息革命历史机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我们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面向未来,要牢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营造综合治理新生态,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凝聚网络治理强大合力,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中的诸多问题都是由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因素形成的。因此,管网治网必须具备整体性、一体化的思维,而不能依靠传统条块分割的治理思维。“归口领导、集中统一、高效协调”原则为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坚持党对网络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网信部门与管网治网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类网络社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作用,形成网络治理强大合力。

  进一步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网络空间不仅延伸了现实社会,还与之深度融合,形成了复杂的数字生活。面对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速度前所未有的现状,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有效整合,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十分必要。要完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主管主办的各类网络账号、网络媒体积极主动发声,塑造网上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上舆论风险防范机制,针对网上出现的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澄清和批驳。健全网络舆情应对与现实问题解决的联动机制,确保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与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打击网络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新闻、网络敲诈、网络水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要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坚决整治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打赏充值、沉迷网络游戏等行为。

  尽快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从自动生成文本、图像到构建虚拟场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颠覆性和引领性重新定义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机制,这一技术也可能被滥用于制造虚假信息,甚至威胁舆论生态。面向未来,我们既要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积极应用,也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管理机制,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安全有序发展。具体来看,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要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和模型训练过程中符合法律要求。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防止用户数据被滥用,同时通过明确服务规范和安全措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感。严格对生成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提高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善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遵守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舆论飞地,只有不断完善并有效执行法律法规,才能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络数据安全、反对网络暴力等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加快立法步伐。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执法的精准性和效率。加强网信部门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合力。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空间法治的良好氛围。建立国际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跨境网络犯罪和网络威胁,提升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水平。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邵育群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大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在做好中国的事情的基础上讲好中国的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大大增强,为塑造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学习中国发展经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外民众了解中华文明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要看到,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重大举措,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明确了路径。

  注重多领域协调、多主体协同、多渠道协力。要注重多领域协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及其与世界的互动。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环境、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立足于多领域协调的国际传播格局能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完整的、精彩的中国。因此,要促进宣传、外交、经贸、旅游、体育等领域协调配合,和世界有效互动。要注重多主体协同。多主体参与是新媒体条件下国际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建立立体式国际传播格局不仅需要多主体参与,更强调多主体协同。多主体协同形成合力有利于在国际传播中呈现更丰富的视角,有利于提高国际传播的广泛性和精准性。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推动部门、地方、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发力,围绕国际社会关切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发出中国声音。要注重多渠道协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必须注重传播渠道建设。要用好现有国际传播的传统渠道,探索拓展新渠道,加快打造多渠道全媒体传播矩阵。除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还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重视发挥海外华人、海外中资企业、国际友人等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等等。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解决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的问题,破解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是我们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学深悟透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对于我们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彰显了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挖掘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善用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只有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才能得到更好彰显。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善用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我们要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各类文明交流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建设,为文明间的对话交流提供高质量平台。深入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扩大国际人文合作交流,推动走出去、请进来便利化,把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2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