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6:55:31 来源: sp20241221
北京艺术中心外景。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外景。
民族歌剧《映山红》剧照。
国家大剧院外景。 以上图片均为国家大剧院提供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一条运河千年久,涛声桨影岁月流。”2023年12月22日,作为北京艺术中心的开幕演出,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
历史长河里涤荡的动人旋律和故事在运河沿岸唱响,坐落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正式亮相。由此,国家大剧院形成“一院三址”的运营新格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一城市的剧院综合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打造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的地标
远看,仿佛一条飘带串起戏剧场、歌剧院、音乐厅3个单体建筑;近看,上层为帷幕造型,下层为透明的玻璃建筑,由4134块铝板结构拼接而成的外幕墙,在光影变幻中呈现“大幕拉开”的视觉效果。
第一次走进北京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李喆就被这座纯木建筑吸引。当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北京艺术中心奏响第一声,真实、还原度高的音质,更是让李喆印象深刻。从第一场测试演出开始,他和乐手们就把这里当作新家、新主场。李喆说:“新音乐厅拔地而起,既是高雅艺术在中国生长和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演奏音乐在这个城市里的普及和发展。”
“文化粮仓”,是人们给北京艺术中心亲切的称呼。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北京艺术中心,由1000座的戏剧场、1800座的歌剧院、1600座的音乐厅和绿心露天剧场组成。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运河的粮仓和船舶,寓意精神的享受和力量。
2007年12月22日,位于北京西长安街2号的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幕运营。年均上演近900场商业演出,形成歌剧节、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国际戏剧季、“国乐之春”、“非遗戏曲展演”等主题艺术节品牌……国家大剧院用10多年的发展,完成了国外大剧院需要数十年走过的历程,成为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的地标建筑。
2018年7月,坐落于通州区的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舞美设计制作交流平台之一。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博物馆揭牌亮相,向公众展现了一幅中国舞美艺术发展历程的精美画卷。
对“一院三址”,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表示,国家大剧院注重综合性,涵盖“歌乐舞剧戏”多种艺术门类,肩负国家文化平台的使命和责任;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注重专业性,打造爵士音乐节、艺术大师课、演艺艺术周等精品演出,成为百姓喜爱的文化休闲打卡地;北京艺术中心注重现代性,坚持差异化运营,除了传承国家大剧院的艺术特色外,将更多探索音乐剧、现代舞、户外音乐节、爵士乐等艺术门类,提供文化消费新选择。
王宁说:“希望国家大剧院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能够吸引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用艺术丰富生活、滋养心灵
歌唱家王喆和国家大剧院结缘,始于2012年国家大剧院的民族歌剧《运河谣》。“可以说,国家大剧院见证了我从一名歌唱演员到歌剧演员的成长、成熟历程。”王喆说。10多年来,《长征》《金沙江畔》《映山红》……王喆在国家大剧院不少原创歌剧中担任了主演。“每一部作品就是每一个脚印,国家大剧院点亮了我的专业学习之路、艺术之路。”王喆说。
一方面,国家大剧院让世界经典艺术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制作了法国歌剧《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茶花女》《图兰朵》等。另一方面,国家大剧院积极探索民族艺术发展之路,制作推出了一大批体现民族特色、时代主题的现实题材原创作品,如《山海情》《夏日彩虹》《天路》《长征》等。据统计,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自制、原创剧目103部,擦亮了“国家大剧院制作”这一金色招牌。
与此同时,开展艺术教育、提升公众素质、吸引年轻观众,也是国家文化平台肩负的使命和职责,用艺术丰富人们的生活,滋养人们的心灵。
国家大剧院相关数据显示:10年内音乐项目的平均销售率由77%提升至90%以上,参与艺术消费的人群不断扩大,拉赫玛尼诺夫、马勒、布鲁克纳等作曲家的专业曲目,销售率也能接近100%。著名指挥大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曾感叹:“中国拥有这么多年轻观众,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意义。”
“如今,马勒、布鲁克纳被许多中国乐迷所熟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这些年来,不管是高品质音乐会的密度和频次,还是广大观众对高水平演奏的辨识力、对更多音乐作品的探索和认知,都在发生质的变化。这样的认知改变,就是国家大剧院十数年如一日,用高品质节目耕耘培育的结果。
在观众印象中,国家大剧院不仅是舞台艺术的展示平台,也是综合艺术的荟萃地。北京市民叶今,退休后每个月都要走进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演出,也有各种艺术展览。”叶今说。
通过全年常态化开展“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等公益项目,推出“百场公益演出”“公益座”等惠民举措,举办“国际歌剧电影展”“艺术放映厅”,以“高品质、低票价”回馈观众,构建艺术普及教育网络矩阵,打造公益活动新阵地……国家大剧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艺术普及和教育。
科技创新不断赋能艺术发展
技术的进步,给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大剧院地下三层的“8K+5G”超高清视频业务转播车内,一场场演出通过“8K+5G”超高清技术直播,传入千家万户。在超高清的镜头中,舞台的呈现栩栩如生。
国家大剧院的线上演出,是北京市民李京全非常期待的周末文化活动。“线上演出观看时间更加灵活,还能弥补无法到现场观看的遗憾。”李京全说。
从2020年4月11日推出首场线上演出开始,国家大剧院至今已推出218场线上演出,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惠及观众突破54亿人次。
如今,走入国家大剧院,观众可以感受到更多科技的元素。2023年12月22日,“艺·境——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揭幕,展览将行业前沿科技与舞台艺术深度融合,展示了舞台艺术“4K/8K+5G”直播、VR全景剧院、XR虚拟制作、三维声制播、沉浸式视听体验、舞美数字平台等多方面科技赋能艺术的创新成果。在戏剧场入口,裸眼3D大屏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东咖啡厅的全息变脸设备,通过全息AI技术实拍让观众感受新潮打卡视频的乐趣。音乐厅二层北侧的剧目虚拟技术互动体验区,让观众“入镜”做主角,沉浸式体验剧中场景。在艺术馆五层展厅中,首度亮相的“菁彩·VR云剧场”展区以超高清HDR、空间音频、VR技术赋能舞台艺术,全景呈现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影像魅力。
在剧目生产、后期制作、传播推广、艺术普及等方面,借助运用好高科技手段,可以让艺术创作者生发新的创作理念,让舞台艺术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让艺术传播更远更广更深。
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
2023年3月,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扬·沃格勒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呈现巴赫全套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国家大剧院是国际著名的艺术殿堂与艺术展示平台,能够在这里感受不同的艺术和文化,让我非常激动。”扬·沃格勒说。
超过30万名中外艺术家登上舞台,与70余个国家400多家国际艺术机构建立联系,与40个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访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巡演……国家大剧院不断推动中外艺术交流,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这是一次交响乐交流的盛会。2023世界剧院联盟大会暨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论坛以“致远谋新·共享共生”为主题,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187家国际艺术机构的300余位代表汇聚一堂,共话全球交响乐事业新发展、新挑战。
从2019年国家大剧院首次提出建立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交流合作机制,到2023年世界剧院联盟揭幕,联盟会员在艺术生产、艺术普及、交流互访、国际论坛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合作。
弦在琴上,时而欢快、时而舒缓,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演奏的《梁祝》一次次在国家大剧院响起,并随着国家大剧院的巡演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我希望通过国家大剧院这个平台和枢纽,让遍布世界的各个专业的优秀演奏家们与全球众多交响乐团体更全面地相互了解、更顺畅地沟通和联系,展开更多元化合作!”吕思清说。
国家大剧院持续举办论坛活动,为中外表演艺术机构的交流互鉴搭建重要平台;持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联合国外优秀艺术机构团体制作剧目;加大规划国外艺术团体来华,在日益深入的文明交流互鉴中,让文化交流合作呈常态化发展趋势。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1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