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2:51:17 来源: sp20241121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64】
初春时节,走进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迎风摇曳的蔗林一望无垠。蔗海里,一台台联合收获机、蔗叶粉碎机、打捆机等正在作业,景象喜人。
凤凰镇黄安村甘蔗种植大户余才库驾驶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不远处,插着指示牌——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
“双高”,即高产高糖。
全国三勺糖,两勺出广西。“甘蔗地里长出的城市”来宾,糖产量占广西的1/6,而兴宾区糖产量又占来宾半壁江山,该区甘蔗相关“甜蜜产业”规模超过80亿元。
余才库自己,便是这“甜蜜产业”的受益者:2015年,他大学毕业返乡种甘蔗,如今已成为种植大户,还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年收入有450万元。
兴宾的“甜蜜产业”,是如何打造的?
兴宾区糖业发展局干部谭仕勇打了一个比方:“我们把甘蔗送到3个‘车间’,分别对应一二三产业,并持续向高质量攀登,把甘蔗从头到尾‘吃干榨尽’。”
“第一车间”是田间,以良种促进甘蔗产量提升。
以前,种甘蔗是刀耕火种,如今,手握良种,从“根”开始!
走进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原种、组培苗瓶苗、生根培苗、丛栽苗、假植苗、双芽段脱毒种苗、甘蔗品种……甘蔗脱毒种苗生产全过程一览无余。
黄祖明是凤凰镇富尧村最早种植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的农户,他指着连片的甘蔗林告诉记者:“以前的普通品种,亩产量只有5吨左右,改用优良品种后,亩产量达6至7吨,每亩甘蔗可增加收入1200元。”
在兴宾,甘蔗亩产六七吨并不鲜见。目前当地甘蔗良种覆盖率接近100%。
“第二车间”是生产,实现制糖产量和质量双提升。
在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的车间外,一辆辆载满甘蔗的大货车依序排队卸货。走进生产线,放眼望去却空无一人。
“甘蔗从进场、装卸、破碎、压榨、澄清、蒸发,全流程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在中控室看着大屏幕就可以操作。”公司总经理陈进介绍。
“前段时间,我们增加了煮糖罐强制搅拌装置,成功解决了‘糖浓不起来’的技术问题。”陈进告诉记者,“煮制出来的糖膏颗粒大小均匀,为分蜜提供了优质的糖膏,减少筛糖过程的糖分损失。”
在兴宾,“甜蜜事业”越酿越甜,有白砂糖、赤砂糖,还有特色糖、功能糖、营养糖……上一个榨季,兴宾区的企业混合产糖率达13.21%,同比提升0.49%。
“第三车间”是产业链,实现“吃干榨尽”。
在兴宾区良江镇草凌村的甘蔗地里,刚收割完甘蔗的蔗农覃天贵驾驶搂草机来回作业,机器所到之处,散乱在地的蔗叶被快速收集成堆,统一放置于蔗垄边上,等待装车,随后被运往新能源公司发电。
“与以前不一样了,从地里耙出来的甘蔗叶是宝贝,青叶可以制成饲料,黄叶可以制成发电燃料,剩下的压缩加工成生活用炭。”良江镇人大主席韦必铮介绍,这能提升蔗叶资源利用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甘蔗渣能变成什么模样?原料渣进入生产线,施压、成型、切边、除尘、检验、包装……在福斯派环保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废弃的甘蔗渣经过降解后,被制作成可降解的环保新餐具,2023年产值达4亿元,增长了40%。
在兴宾,一根甘蔗“旅途”被拉得很长,形成了一条“甜蜜产业链”:榨糖时产生的渣用于发电,粗蔗渣制浆造纸,蔗叶和尾梢能成为高品质饲料,滤泥变成有机肥,废糖蜜生产酵母,废水处理后灌溉农田……
“现今,我们建起了‘甘蔗楼’,买起了‘甘蔗车’,过上了甘蔗般甜蜜的小康生活。”龙年新启,说起甘蔗,兴宾区迁江镇雅山村甘蔗种植大户石盘文喜于言表。
(本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本报通讯员 韦鑫)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