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6:17:33 来源: sp20250104
14日,龙岩至龙川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龙龙高铁梅龙段)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铁路路网规模、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并运营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铁路网。
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为此点赞:“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万里铁道线上,一列列动车组穿梭江南水乡,跨越西北山川,驰骋东北雪原,奋力描绘着新时代交通强国的图景。
横贯东西 纵连南北,现代化铁路“倍速”前行
14日11点30分,G8491次列车从梅州西站缓缓开出,向广州东站加速驶去。车厢里,“遇见梅州、遇见美好”的横幅随处可见,旅客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4年9月13日,和谐号试验列车驶出龙龙高铁梅龙段毛公寨隧道。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从梅州到龙川最快只要半小时左右,到广州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太方便了。”作为龙龙高铁梅龙段的建设者,中铁十二局梅龙高铁项目部经理李大春见证了首趟列车的开行和中国铁路16万公里的突破。
从1949年2.1万公里到1978年5.2万公里,从2003年7.3万公里到2012年9.8万公里,再到2024年突破16万公里,中国铁路“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4年9月13日,复兴号试验列车行驶在龙龙高铁梅龙段叶屋特大桥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持续加大,铁路网特别是高铁网规模和质量实现重大跃升——
2012年以来累计建成投产铁路6.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铁路、高铁营业里程分别增长64.2%、392.2%;
复兴号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
……
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张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正在快速延展。目前,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成运营规模达80%,京沪、京哈—京港澳、青银、陆桥、沪昆、广昆等通道顺利贯通。
2023年9月28日,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载有铁路建设者和各界代表的首发列车驶入上海虹桥站。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看东南沿海,沪宁沿江高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广汕高铁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引擎”;望西部腹地,贵南高铁串起30多个民族地区,丽香铁路点燃沿线旅游经济……
2023年9月26日,广汕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列车经过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广汕高铁增江特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摄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铁路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时代以来共有145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高铁覆盖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均已实现高铁联通。
“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向更高水平现代化迈进的基础和条件。”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表示,经过“十四五”努力,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左右。
翻山越岭 跨越江河,创新驱动世界领先
秋日里,京张高铁线上,一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呼啸而去。
2022年1月21日,京张高铁列车经过居庸关隧道,从北京驶向太子城。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列世界领先的列车从八达岭长城脚下穿过,与100多年前京张铁路并肩前行,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铁飞驰的背后,是中国创新力的快速提升。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基础设施和移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一步一个台阶,经历了时速20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
2023年8月31日,一列动车组在晨曦中经过位于贵州省独山县郊外的贵南高铁银坡河特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
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部网信安全总监刘大为介绍,目前,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今年6月24日,“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零部件超4万个,其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24年6月15日,武汉至深圳北的G875次列车经停长沙南站。当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标志着京广高铁武汉至广州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全面建成,京广高铁全线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伴随京广高铁武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国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刻下新的里程碑。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等线路建成时速350公里安全标准示范线。
2023年6月28日,在湄洲湾跨海大桥,试验列车交会运行。国铁集团在福厦高铁福清至泉州区段组织开展了新型动车组新技术部件在更高运行速度条件下的性能验证试验,试验列车单列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53公里,标志着CR450新一代动车组研制取得新进展。新华社发(铁科院集团公司供图)
继往开来,中国高铁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标。
刘大为表示,由国铁集团牵头实施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目前正全面推进,该工程主要包括CR450动车组和时速400公里高铁线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技术创新。
走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国铁制造中心装配产线,记者看到,CR450项目样车生产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内可完成整列车生产和调试。
“CR450动车组的研制是在2017年下线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的基础上又一次技术突破,未来列车运行时速将从350公里提升到400公里。”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资深专家王雷表示,CR450动车组列车在时速提高的同时,噪音和能耗等环保指标都不超过CR400复兴号列车。
通江达海 联动城乡,高铁重构经济发展版图
随着龙龙高铁梅龙段开通,梅州、龙川等革命老区迎来发展新篇章。
2024年9月14日,铁路工作人员在龙龙高铁梅州西站庆祝龙龙高铁梅龙段开通运营。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新高铁线的开通将梅州、龙州等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旅程缩短到两小时之内,这将大大促进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通,为广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带来助力。”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表示。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铁路让越来越多地区之间缩短时空距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4年5月25日,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宽准轨编组场,出入境中欧班列集结等待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于晖 摄)
在西北,满载货物的中欧(中亚)班列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今年以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4万列,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注入新动能;
在西南,由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构成的西藏铁路“Y”形主骨架,成为雪域高原上亮丽的“天路”风景线,带动沿线人民创收增收,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024年5月27日,列车行驶在昆仑山下的青藏铁路上。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华东,高铁最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0.5小时至3小时城际交通圈,促进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等作出了贡献。
2021年7月,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指出“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今年8月30日,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通车,从成都东站抵达黄龙九寨站最快只需1小时39分。
川青铁路起自成都平原,终至青藏高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兰州、西宁至广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填补西部铁路“留白”的关键一笔。
2024年8月29日,一列试运行列车行进在川青铁路黄胜关站至黄龙九寨站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川青铁路串联起三星堆、九寨沟等著名景区,是一条黄金旅游线。”阿坝州发改委主任陈敬一表示,铁路的开通也助力川西北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牦牛肉、高原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如今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促进了沿线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樊桦表示,随着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铁网进一步完善,各地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资源将加速流动和汇聚,对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中国铁路版图还将延伸。新征程上,以“八纵八横”高铁网为代表的中国铁路将续写新的辉煌,一个充满繁荣发展活力的“流动中国”正在奔腾向前。
文字记者:樊曦、吴涛、丁怡全、丁静、谢佼
视频记者:吴涛、霍思颖、王雅璇、钟焯
海报设计:潘红宇
统筹:刘心惠、张虹生、韩芳、王洁、肖磊涛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