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年轻人为什么下班后热衷于做副业?

发布时间:2024-04-19 23:58:59 来源: sp20240419

   中新社 北京11月29日电 (华卓玛)“起初每周末都做副业的驱动力是挣钱,没想到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在一家科技传媒公司担任视频编导的“90后”林珺向 中新社 说。如今,像林珺一样下班后开启“第二职业”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或在副业中找到了职业方向,或在做副业中提升了主业工作效率。

  刚毕业时,带着成为一名优秀教研员的期待,林珺加入了教培行业。然而她发现,理想中的工作与实际相差巨大,自己更像一个按部就班照读课程内容的销售人员,加之薪资低,她开始尝试做副业。一开始,她并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适合做什么,但毕竟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是尝试从事视频剪辑、演员、主持人、模特、PPT设计师等副业,基本上月入2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在做副业的过程中,林珺发现了自己对科普领域和视频剪辑的兴趣。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半视频剪辑副业后,她加入了一家科技传媒公司,开始从事科普视频编导工作。

  与林珺一样,带着增加收入目的开启副业的还有“90后”游戏角色原画师梁超群。接单做游戏角色“立绘”和游戏图标副业后,熟能生巧,他的主业效率也有所提升。但由于做一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梁超群接单相对较少,一般三四个月接一单,每单收入在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

  也有“90后”在职业焦虑中通过副业准备着自己的“第二赛道”。在一家互联网大厂从事渠道商务工作的一波说,因为总要面对互联网大厂“35岁职业危机”,自己现在在借助主业的平台和资源,做品牌资源推广的副业,计划积攒到足够多客户后开始创业。

  社交媒体上,“90后”“00后”职场人分享副业的经验贴非常多,代购、视频剪辑、自媒体账号运营、配音、网文写手等都成了“第二职业”。随着近两年剧本杀、宠物经济的兴起,还出现了剧本杀写手、宠物上门喂养师等副业。从收入来看,目前不少人副业的月收入在4000元至5000元。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庄家炽向 中新社 表示,“副业热”一方面说明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职业出现,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做副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年轻人存在职业危机感,而副业可以缓解职业变动带来的冲击。

  在拥有12年职业辅导工作经验的佟志刚看来,当前职场环境下,岗位的安全系数在下降,但很多人缺乏对职业的风控意识,所以会出现很长的职业空档期。如今年轻人开始做副业,能为自己的职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如果全职岗位遇到发展瓶颈,可以随时将副业转成全职岗位。

  同时,佟志刚表示,副业也可以让自己从单一的全职工作思维中解放出来,避免过度处在单一思维环境下的脑力下降、思维效率降低。

  在庄家炽看来,年轻人开启副业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说明年轻人并没有“躺平”。但他也提醒,在主业和副业之间不要本末倒置,最好在将主业做好、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择副业,否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完)(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林珺”“一波”均为化名。)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