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科技创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11-16 15:39:35 来源: sp20241116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相较于大家熟悉的传统污染物,微塑料、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且因为底数不清、风险不明,治理技术研发难度较大,是国际共性科技难题。

   在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体现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的新要求,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破解新污染物治理难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狠抓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在生态环保领域走出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路。

   首先,主动作为,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宜早不宜迟,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健康”理念,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原则,构建以“筛、评、控、禁、减、治”为主线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科研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自觉肩负时代使命,探索、运用科学规律,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本领,为全球新污染物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其次,狠抓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一方面,积极开展全国层面的调查监测,推动监测和评估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的现代化能力;另一方面,努力攻克健康危害、生态风险、溯源归因、环境基准以及减排、控制、处置和替代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此外,要有序推进新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协同管控。如此,以基础科研带动重大环境问题解决,将基础研究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有机结合,碰撞出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最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完整高效的产学研用合作技术链和产业链。具体包括:以科技创新带动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治理效能;鼓励有条件地区、高风险行业开展协同治理和工程示范,先行先试;提升替代产品和技术的研发能力,逐步淘汰有毒有害新型污染物产业,推动绿色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等。

   每一位生态环保科研工作者都是新污染物治理的引领者、推动者和行动者。让我们携手奋进,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夯实治污科学基础,提升精准治污效能,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污染物治理,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共赢。

   (作者:吴丰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主任)

(责编:王震、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