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长三角研究院探索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4-11-14 23:57:08 来源: sp20241114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和清华大学联合报送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10年来的探索实践说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把长三角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三角研究院从20年前成立之初就鼓励把科研项目放到市场上历练,强调创新要坚持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

◇长三角研究院以企业的应用需求为起点,发挥自身的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既做智囊团,又做推动者,与企业深度合作补齐了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长三角研究院作为新型创新载体,恰恰发挥了从高校基础研究到企业产品开发两端的“桥梁”和“突击队”作用,完成“企业想做而做不成、风投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干而没法干”的转化工作。

◇不仅聚焦于单个创新项目和企业,长三角研究院还通过充分整合政府、高校、研发机构优势资源,以“建设一个研究院、打造一个产业园、成立一个专业化基金”的方式链条化构建产业生态。

◇从一家企业提出需求,到一系列技术的研发应用,再到一款产品的成功上市……在黄开胜看来,需求创新驱动理论和技术创新,“十百千工程”体现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也是长三角研究院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从而服务市场需求的一次生动实践。

◇长三角研究院希望通过“深根计划”将长三角研究院的创新资源和产业创新深度对接,全面赋能产业发展,将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逐渐形成一个规范化、可复制的流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史湘洲 尚前名 钱沛杉 顾小立

科研与产业“两张皮”,一直是制约我国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驱动效能的重要掣肘。

2019年一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3万项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100多万项专利技术,但能转化为批量生产的仅占20%,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60%左右的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搭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之桥,让更多科研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3年底,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推动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长三角研究院”)正式成立,落地浙江嘉兴。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新型创新载体,长三角研究院成立以来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以自收自支、市场化运营探索走出一条省校合作的有效模式,逐步成长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产学研试验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和清华大学联合报送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10年来的探索实践说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把长三角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头扎根创新,一头直面市场,我们就是这两个环节之间的一座桥梁和一支‘快速响应部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开胜谈到,“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总结出一种包含‘政产学研金介用’多种转化要素在内的北斗七星模式,构建起一套从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到产品规模化生产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

今年,长三角研究院迎来建院20周年。昔日嘉兴这片稻浪翻滚的乡村田野如今已是人才荟萃、动能澎湃的科创高地。20年来,长三角研究院设立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中心、5个研究所、80多个研究中心,建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引进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800余人,投资孵化科技企业1000余家,其中成功上市75家,有股权企业2022年产值约4200亿元……

放眼未来,黄开胜说,长三角研究院将进一步把握创新规律,凝聚各方创新要素,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面向产业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早日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应用为导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一段外国运动员介绍冬奥村所配备智能床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一时爆火,获得上亿次点击量。

这种智能床不仅能够通过遥控器调整睡姿、坐姿等不同形态,还可以开启按摩模式帮助运动员释放比赛压力,提升睡眠质量。

这款智能床的生产企业能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供应商,要归功于长三角研究院与制造商麒盛科技的一次“双向奔赴”。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事智能制造研究的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了解到麒盛科技正在开发一款具有感知能力的智能床,但苦于企业研发实力有限,一直进展不顺。

“只有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创新才有价值。”杨向东告诉记者,麒盛科技的发展痛点,恰恰是长三角研究院的创新起点。在麒盛科技点题之后,长三角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与企业深度合作,围绕具体应用场景,加大应用研发,将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落地,最终打造出这款智能床,为企业发展开辟出长周期创新的新赛道。

科研如何与市场衔接得更紧密?长三角研究院从20年前成立之初就鼓励把科研项目放到市场上历练,强调创新要坚持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

“科研成果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办公大楼墙上的一行字,彰显出长三角研究院独具特色的创新理念,这也是其在20年的新型创新载体建设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目标。

——链接创新资源,让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科研机构有什么成果?企业需要什么资源?这是创新成果顺利转化的前提。在现实中,一方面,部分科研工作者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另一方面,产业领域的大量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

让科研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就需要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让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更加有效。

柔性电子作为学科高度交叉融合产生的颠覆性科学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2016年,在柔性电子技术领域成果众多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冯雪教授有了将柔性电子前沿技术应用到产业之中的想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长三角研究院积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密集对接地方政府部门、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社会民间资本力量,为项目团队找投资、搭平台、解难题,顺利推动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落地嘉兴。

从小小课题组到180余人的柔性电子专业团队,从零起步到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取得了一批涵盖生命健康、航空航天、重大工业装备检测等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浙江经济发展、学校学科建设上引领示范。

“长三角研究院设立的初衷,是促进清华大学教育、科研事业和浙江省及长三角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黄开胜说,为了有效链接资源,长三角研究院一方面利用自身优势,从清华大学成建制引入科技资源,陆续在浙江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模式动物中心、中国人群肿瘤样本数据库等高端科研平台。

另一方面,长三角研究院运用好自身品牌资源,海外“淘宝”,每年举办项目路演、政策咨询、“资智”对接等人才活动100余场,给地方对接了大量优质人才和项目。

——横向开发,让创新能力精准服务市场。

相比由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或机构批准立项的纵向课题,由企业或研究所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困境制定的横向课题,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多年来,长三角研究院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等方向,突出“横向技术开发”,根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困境精准匹配创新资源,拉近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距离,让创新能力精准服务企业需求。

数据显示,长三角研究院横向合同额占总合同额的80%,100万元以上横向合同额占横向合同额比例为46%,年承担企事业单位横向合同超100项,专利授权超100项,科研经费总额突破4亿元。

专家表示,企业立足于市场需求和问题导向,提出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需要由转化环节进行“解读”,牵引科研立项,实现创新突破。作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新型创新载体,长三角研究院从顶层设计上就天然地面向产业需求,通过横向课题,搭建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以实践需求促进学科发展,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闭环生态体系。

——深度绑定,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成长。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研究院不仅为企业提供技术合作服务,还能帮助企业转换创新思路,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起初,企业只是希望寻找技术团队开发智能床,但长三角研究院在与麒盛科技的合作过程中提出了利用智能床数据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杨向东说。

为实现这一转变,长三角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与麒盛科技深度合作。在创新链方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负责提供健康大数据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支撑和发展方向规划,即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转化链中,长三角研究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前瞻性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研究,即完成“从1到10”的应用转化;产业链阶段,长三角研究院与麒盛科技共同成立浙江麒盛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将原始样品转化为质量稳定、能够批量生产的产品,并建立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企业跨界转型,由麒盛科技负责将产品打造为符合售卖需要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完成“从10到100”的商业变现过程。

“我们不仅要把技术交给企业,还要为企业提供相关理念以及理念未来的应用场景、实现路径等。”杨向东告诉记者,浙江麒盛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样品的应用转化和分析处理用户使用数据,为技术创新方向提供支撑。通过这家数据服务公司,长三角研究院帮助麒盛科技实现了从传统床具生产企业向健康管理服务商的跨越转型。

“‘麒盛模式’是‘顶着清华的脑袋,长着企业家的脚’。”杨向东谈到,一直以来,长三角研究院以企业的应用需求为起点,发挥自身的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既做智囊团,又做推动者,与企业深度合作补齐了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柔性集成器件制造中试线(2022年6月摄)。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供图

全要素赋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从科技研发到产品生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实践看,这一过程大体由基础研究、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产品开发四个阶段构成。基础研究往往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产业产品开发一般由企业承担,这之间的前瞻性技术研究阶段,以及关键技术开发、集成和系统演示阶段,涉及要素和所需资源纷繁复杂,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都难以胜任。而政府,从效率、管理以及公平竞争等角度考虑,也不适合直接承担。

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冯叶成说,长三角研究院作为新型创新载体,恰恰发挥了从高校基础研究到企业产品开发两端的“桥梁”和“突击队”作用,完成“企业想做而做不成、风投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干而没法干”的转化工作。

经过多年实践,长三角研究院成功探索出一套颇具特色的“政产学研金介用”北斗七星模式,分别对应在产学研全链条合作中的政府、产业、大学、科研、金融、科技中介、市场应用等七大创新要素。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长三角研究院全流程介入,综合协调多种要素和资源,助力创新成果成功转化。

——从离岸孵化到国际合作,提高人才引进的成功率。

通过引进人才,实现成果落地转化,是许多地方的惯常做法。但克服人才引进过程中的“水土不服”,是一大难点。

过去20年,长三角研究院在帮助地方引进海外人才的过程中,探索出“离岸孵化+带土移植”的引智模式,有效提高了海外人才成功落地的几率。

2010年3月,长三角研究院在海外设立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浙江省最早“走出去”的国际技术转移基地。此后,长三角研究院以此为起点,先后在海外多个国家建立了2家创新中心、9家海外离岸孵化器。

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部长李元元介绍,通过海外离岸孵化器,长三角研究院可以对接适合的高新技术项目、企业、人才,选择有潜力、成功指数高的进入基地进行观察审查,先在当地进行初步孵化,较成熟后再引进国内。

不仅如此,在引进过程中,长三角研究院还注重将人才连同其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打包引入,即所谓的“带土移植”。

李元元谈到,离岸孵化、“带土移植”等手段,既有助于减少人才流动过程中的“水土不服”,也有助于减少人才和团队的磨合时间,促成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目前,长三角研究院在孵项目达406项,“带土移植”项目100余项,形成了“孵化在海外、转化在浙江”的格局,还与30余个海外知名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开展全球“揭榜挂帅”。

——“投资+孵化”,全流程呵护企业成长。

科研成果从创新链向产业链转化,需要经历成果形成、评估、测试、中试、小规模投放、规模化生产等过程。针对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周期长、风险大、融资难等诸多“老大难”问题,长三角研究院通过“投资+孵化”全流程支持企业成长。

在投资方面,长三角研究院通过资本整合、股权运作等方式,探索围绕创新链组织资本链,以资本链推动产业链。

例如,长三角研究院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红土基金,探索科研院所发起设立的投资基金;与浙江省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科技母基金,扩大科技金融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搭建了包括母基金、种子基金等不同阶段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平台。

截至目前,长三角研究院直接参与和管理的科创基金总规模超过35亿元,子基金规模超100亿元。通过“股权制”模式,长三角研究院已成功引育了一批集成电路、光刻胶等细分领域的补链、延链和国产替代项目。近五年,仅院区内孵化项目向地方缴税就达19.6亿元,有效反哺地方财政,院地合作形成双向良性滋育模式。

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汪光年说,通过旗下基金直接投资获得股权,市场化运作为科技企业迅速提供启动资金,并与企业建立了股权关系,形成了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生态系统。这不仅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度过创业初期的艰难阶段,也支撑了长三角研究院自收自支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持续、稳定运行。

在资金支持以外,长三角研究院还在早期转化阶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务。

2011年,在海外某知名大学医学院就读的赵中博士,通过长三角研究院的招才引智活动“海外学子浙江行”回国创立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归创通桥”),致力于外周和神经血管介入、植入领域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

在创业前期,长三角研究院聘请赵中为研究院的兼职研究员,助力其招兵买马、派出专员“一对一”辅导赵中创业,并协助其申请、获评国家级人才称号从而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技术攻关;在企业创业“瓶颈期”,长三角研究院协调投资机构助其融资,并协助省科技厅立项“血管类医疗器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如今,归创通桥在外周和神经血管介入领域研发50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高端医疗器械,并于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像归创通桥一样,通过长三角研究院“投资+孵化”模式培育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专精特新、省重大产业化项目等的企业已有50余家。

——“一院、一园、一基金”,链条思维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不仅聚焦于单个创新项目和企业,长三角研究院还通过充分整合政府、高校、研发机构优势资源,以“建设一个研究院、打造一个产业园、成立一个专业化基金”的方式链条化构建产业生态。

“一院”即依靠清华大学和长三角研究院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设立专业研究院,为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汇聚高端人才;“一园”即融合地方产业和环境优势设立产业园,为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营造聚集空间;“一基金”即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设立专业化基金,为募集社会有效投资畅通融资渠道。

通过这一模式,长三角研究院组建了先进存储研究院、柔性电子研究院、乌镇实验室、祥符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机构,有效打破技术、市场、资本、人才流通壁垒,推动一批领先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市场,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以先进存储研究院为例,在建设过程中,长三角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等组建先进存储研究院,即“一院”,开展关键设备、核心操作系统等领域研究;在先进存储研究院所在的浙江嘉兴5G智慧谷,即“一园”,围绕存储芯片布局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研究院的成果产出提供产业链配套支撑;再由长三角研究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浙江浙华投资有限公司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成立“山海协作基金”,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支撑,即“一基金”。

业内人士分析,长三角研究院以市场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全链条合作模式,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探索形成了以政府为支撑,以高校为依托,以面向应用的科研工作为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落脚点,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充分参与并协同配合,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创新要素的聚合参与,形成了良性可循环的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创新机制。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焊装线(2021年6月摄)。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供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让科研创新资源更好服务产业,让创新成果能更好实现转化,一个关键举措就是让科研与产业需求距离更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近年来,长三角研究院针对重点行业与区域特色产业深入创新转化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落实到新的增长点和价值创造上,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活力。

——“十百千工程”,助力企业核心技术攻关。

为加强与央企、行业头部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更好服务于企业发挥“出题人”“阅卷人”作用,近年来,长三角研究院实施“十百千工程”,计划与10余家央企开展战略合作,与100余家地方龙头企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为1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目前,这一工程已解决产业核心技术难题100余项,其中12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例如,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在大尺寸超薄合金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单位兆瓦小时绿氢产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与鄂尔多斯、克拉玛依等地共建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从一家企业提出需求,到一系列技术的研发应用,再到一款产品的成功上市……在黄开胜看来,需求创新驱动理论和技术创新,“十百千工程”体现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也是长三角研究院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从而服务市场需求的一次生动实践。

“‘十百千工程’能够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产学研各方主体的优势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发展体系,织密区域创新网络,将科技与经济融合走深走实。”黄开胜说。

——“深根计划”,赋能县域科创体系建设。

根深才能叶茂。围绕深入参与和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嘉兴市与长三角研究院提出实施“深根院地合作?建设创新嘉兴行动计划”的设想(以下简称为“深根计划”),长三角研究院发挥自身新型创新载体的平台优势,聚焦各县(市、区)的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建立科创平台,打造“1+N”的县域科创服务体系。

杨向东说,“‘1’是指科研,‘N’是指全方位的科创服务,长三角研究院希望通过‘深根计划’将长三角研究院的创新资源和产业创新深度对接,全面赋能产业发展,将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逐渐形成一个规范化、可复制的流程。”

位于浙江嘉兴桐乡的乌镇实验室(长三角研究院桐乡创新中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桐乡市,全球重要的玻纤生产基地。近年来,桐乡围绕新材料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以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玻纤及复合材料、差别化及高性能化纤为代表的特色新材料全链条式发展格局。2022年,桐乡市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超300亿元。

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王根良表示,围绕桐乡市的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乌镇实验室聚焦前沿材料方向,以“一区多园”布局构建覆盖全市的研发创新体系,推动桐乡前沿材料产业链延伸,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地产业人才培育工作。

截至目前,乌镇实验室已累计转化培育落地项目40余个,计划总投资超2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25亿元。其中,已落地的项目中获评桐乡市级以上人才项目31个,围绕桐乡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制造、新材料等“三新”项目35个,占比近90%。

通过“深根计划”,长三角研究院目前已与嘉兴五县(市)二区合作共建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嘉兴)分院、乌镇实验室等11个科创平台和创新中心,并依托平台引进院士6名,申报国家级省级人才45人,招引科创项目150余个,形成与嘉兴各县(市、区)各有侧重、统一协同的全域创新格局。

常忆南湖革命声,红船破浪何艰辛。从“省校合作桥梁”到“综合创新平台”,从“科技合作”到“资源集聚”,从“深耕嘉兴”到“辐射长三角、放眼全球”,建院20年来,长三角研究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面向国家战略、服务市场需求,以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目标,不断自我迭代,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研究院将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激发创新活力为改革重点,探索发展新机制,深化创新合作,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智慧力量。”黄开胜说。

(《瞭望》2023年第52期 )

(责编:王静、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