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6:09:11 来源: sp20241205
新华社巴西茹阿泽鲁5月24日电 通讯|技术创新赋能 巴西旱区变“果盘子”
新华社记者赵焱
圣弗朗西斯科河全部位于巴西境内。河流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和伯南布哥州的流经区域全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地区。然而,随着近年来灌溉技术和其他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这里已成为巴西最主要的水果出口基地。
5月21日,在巴西伯南布哥州圣弗朗西斯科河畔贝伦的一处农场,工作人员在芒果包装流水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茹阿泽鲁地区农业生产者工会主席若西瓦尔·巴尔博萨一直生活在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亲身见证了这些年的变迁。
他告诉记者,以前当地非常干旱,遇到大旱时不少牛都死了。那时,当地主要种植大豆、番茄、玉米、洋葱等维持生计的作物。自上世纪70年代修建索布拉迪纽水坝开始,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78年左右,我们开始利用灌溉技术种植水果,现在这里很多农户都种植芒果等水果,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富庶的地区。”
这是5月22日在巴西巴伊亚州卡萨诺瓦的一处农场拍摄的芒果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5月21日,工作人员在巴西伯南布哥州圣弗朗西斯科河畔贝伦的一处农场采摘芒果。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技术创新为这一地区大量种植水果提供了有力支持。巴西农牧业联合会国际关系处长苏埃梅·莫里说,巴西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在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的国家农村学徒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水果种植中心,负责培训该领域专业人员并辅导农户种植水果、推广巴西农业研究所的种子改良技术、指导农户用手机或电脑应用程序来控制灌溉水量和杀虫剂的使用,同时协调巴西农业研究所和周边大学技术人员到农场实地指导,让农户得以增产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譬如,滴灌技术相比之前的喷洒灌溉更为节水,而且能根据气候变化调节水量。拥有拉美地区最大芒果打包装箱车间的阿格罗丹是一家家族企业,其创始人保罗·丹塔斯说,滴灌技术大大节约了用水,控制芒果树开花期实现了全年产果,虫害监测技术则实现了杀虫剂的“精准”喷洒。
这是5月20日在巴西巴伊亚州茹阿泽鲁拍摄的国家农村学徒服务中心水果种植中心。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巴西巴伊亚州农牧业联合会主席温贝托·米兰达说,通过调节开花时间,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种植的芒果如今能够全年产果,得以在欧洲、美国和亚洲市场没有芒果的季节实现供货,大大拓展了这一地区的水果出口目的地。
在大量出口水果的同时,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的果农也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有的农场用生产葡萄汁和果酱剩下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制作饲料喂养羊群,有的农场与合作商一起投资建设学校,让更多当地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5月21日,在巴西伯南布哥州圣弗朗西斯科河畔贝伦的一处农场,工作人员在芒果包装流水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5月22日,在巴西巴伊亚州卡萨诺瓦的一处农场内,工作人员使用生产葡萄汁和果酱剩下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制作饲料。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得益于技术创新赋能,从前半干旱的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如今已是巴西的“果盘子”之一,生活越来越富庶。据巴西全国农业联合会介绍,巴西是世界第三大水果生产国,每年收获超过4000万吨水果。仅圣弗朗西斯科河谷地区,就出产巴西全国39%的芒果和20%的葡萄。2022年,茹阿泽鲁和邻近的彼得罗利纳两个市镇所辖区域出产了近60万吨芒果和近30万吨葡萄,为这一地区创造2.7万个就业岗位。
米兰达感叹,以前很多当地人纷纷去大城市打工,如今更多人愿意回到家乡,并用在大城市学到的知识共同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责编:崔译戈、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