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元搏40万,“自律挑战”合法吗?被坑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1-01 11:01:02 来源: sp20250101

  文/赵斌

  来自湖南长沙市的陈聪(化名)近日参加了一家公司推出的“自律挑战”项目:35天内,坚持不玩手机、按时作息等规定,就能获得40万元高额奖金。

  然而挑战开始还不到一天,满怀信心的陈聪就遭到淘汰,原因竟是偶然的一次揉眼睛。这还不算,9000元报名费也按照合同约定,被举办挑战的公司纳入囊中。

  原本是想来“挣钱”的,结果不到一天就被商家“收割”9000元。这事儿违法吗?报名费能要回来吗?

  “自律”35天能挣40万?

  据媒体报道,陈聪在网络上看到一份“自律挑战”活动宣传,挑战者进入主办方安排的酒店房间,在全程监控下挑战35天坚持不玩手机、按时作息,同时可以进行阅读、健身等行为。一旦成功完成挑战,就可以获得40万元高额奖励。结果事与愿违,陈聪“赔了九千又闹心”。

  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发现,成都等多地都有类似“自律挑战”工作室,一些社交平台上有短视频称此类挑战是“骗局”并进行“揭秘”。陈聪也认为,自己似乎中了圈套。

  国是直通车联系到涉事公司的报名微信号,简单沟通后商家发来介绍与合同,但内容和陈聪所签合同略有区别。

  陈聪体验的版本合同内容为“遮挡面部不能超过3秒”,新版合同已改为“不能以任何形式遮挡面部”。另外,原来规则中还有坚持6天不违规报名费全额退还、坚持9天奖励4万元等约定,新条款不再有相关内容,直接替换成“坚持30天获得30万、35天40万”。

  “自律挑战”是否违法?

  国是直通车在和“自律挑战”主办商家的沟通中明确提出,“挑战期间全程监控,不允许躲避摄像头,不允许故意遮挡面部”“手不能伸进衣服里”等条款不符合人的基本行为习惯。商家回复称,“想要拿到奖金自己想办法去规避所有规则,人是活的规则是死的”。

  贵州某地一此类挑战工作室工作人员曾向媒体透露,“参加该挑战项目成功率大概为千分之一”。有网友质疑,在合同中加入此类“故意”让人无法完成的条款,应视作诈骗或合同诈骗。

  刑事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教授、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肖怡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从媒体报道信息来看,商家行为不符合诈骗的要件。

  至于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肖怡分析说,是否构成合同诈骗可从三个方面判断: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行为人有无履约行为;部分履约是否“假装”做样子,整体责任义务未真正履行。从媒体报道的商家行为看,目前还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

  此类“生意”靠着“环环相扣”的合同条款,在法律上真的无懈可击吗?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在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按照民法典第497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也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公平是合同成立的原则,明显有失公允或不合理的约定,极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约定”甚至“无效合同”。

  张明认为,该合同中关于“不能遮挡眼睛”“不能把手伸进衣服”的要求明显不合理,本质上是为了免除自己的责任、排除消费者的权利。因此,此类格式条款应归于无效,消费者可以据此要求退款。

  故意设置“消费陷阱”可投诉

  其实,此类“自律挑战”并非首次被关注。

  有媒体2023年8月份时调查就发现,成都曾有一家同类经营者,与陈聪在长沙搭进去9000元钱的机构是同一法人,也有消费者表示在这里“上当”。成都市青羊区市监局辖区市监所工作人员曾在回应媒体记者时表示,“不要去签合同”“执勤工作人员会去现场进行核查”。

  近期,有网友去成都该“自律挑战”机构探店,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而该机构在线上接受报名咨询时也表示,“成都店已满额,可报名去长沙店参加挑战”。

  长沙市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则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我们现场查实,公司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符,已经责令停止营业,进行经营地址变更。”

  随后,有媒体报道该“自律挑战”室长沙店虽被责令停止营业,但仍正常宣传并营业。对此,长沙市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会继续进行核实。

  一旦有消费者真的被“自律挑战”坑了该怎么办?张明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16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相关规定。据此,如果经营者故意设置“消费陷阱”或设定“有失公平”等约定,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时还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议寻求帮助,以全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