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商店,一店多能不止是方便(新生活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4-12-24 01:36:29 来源: sp20241224

  图①:近年来,各地深化“数商兴农”,鼓励电商平台、直播团队充分挖掘农村“土特产”资源。图为在山东青岛东山张村直播带货基地,主播介绍刚捕获的海蛎子。   韩加君摄(人民视觉)   图②:辽宁省海城市商贸统仓共配中心工作人员为农村便民商店配送货品。   辽宁省海城市商务局供图   图③:城乡集市承担着农产品上行、生活消费品下沉的重要功能。图为在山东潍坊高密市年货大集上,一个小朋友在挑选年货。   李海涛摄(人民视觉)

  窗上的冰花渐渐被屋内的热气消融。正值新春,位于辽宁省海城市中小镇得胜村的一家便民商店一刻不闲。店主田汝艳今年49岁,因为天生脊柱侧弯干不了农活,开了20多年便民商店。

  “砂糖橘有没?”店门被拉开,有顾客登门了。“今天新到的,保甜!”田汝艳热情地招呼着。

  几年前,便民商店挂上了得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的牌子,小店愈发热闹,田汝艳也多了服务站站长的身份。“快递收发、银行卡取款、生活缴费、打印复印,乡里乡亲不用跑远,来我这都能办了。”田汝艳一边介绍着,一边为顾客称装砂糖橘。

  自2021年起,海城市全面推进农村商业体系建设,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抓手,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对信誉、经营状况较好的村级便民商店进行改造升级,夯实农村商业体系基础。目前,海城市已改造升级179家村级便利店,占全市355个行政村的50%以上。

  改造升级

  商品服务下沉到村

  田汝艳的便民商店里,有10排近一人高的货架,商品琳琅满目。眼下,入口处最显眼的货架上,摆放着砂糖橘、海鲜礼盒、各种饮料等最受欢迎的年货,还有海城本地产的大米、鸡蛋、山楂制品等。

  中午11点,72岁的王显玉走进商店,买上一提鸡蛋、一袋山楂卷,一共花费27元。只见她掏出现金付了钱,又掏出一张银行卡说道:“我想查查账户里有多少钱。”

  虽然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但村里的不少老人还是不太会在手机上查询账户余额、缴纳水电费。田汝艳将银行卡插入银行手持移动终端,屏幕上的交易界面出现了收银、缴费、查询等功能,点击查询按钮,账户余额显示还有5300多元。

  “帮我取300块钱吧。”王显玉说。田汝艳继续点击取款按钮,输入金额和密码,屏幕显示交易成功,终端自动打印出凭条。王显玉在凭条上签字后,田汝艳从抽屉里拿出300元现金给王显玉。

  “这个移动终端后台绑定的是我名下一张固定的银行卡,乡亲们来取款,后台就会把这笔钱划入我的账户内。每隔一段时间我去银行时,就提前取一些现金备用。”田汝艳说,“有政府对接资源,村民不用跑远,在我这也可以放心、便捷地取现。”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从2012年开始,辽宁省在县域地区实施“惠农通”工程。累计在农资批发店、超市等农家店建立6000余个服务点,提供助农取款、转账及线上预约和小额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田汝艳的便民商店就是其中一个服务点。

  除此之外,店里还能提供代缴服务。田汝艳负责为40多个水费、电费缴费账户代缴费用,每帮村民代缴一笔,她都会在便民服务台账上做记录。2021年起,海城市筛选信誉良好的村级自主经营便民商店,按每店8000元的投入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因店制宜配置相关设备设施,对接供应链、物流、金融、旅游等商品和服务资源,让农村便民商店成为功能更丰富的农村商业服务站。

  “以前取现金、缴水电费,至少要去四五公里外的镇上,现在这些事家门口就能办。”王显玉说。“如今的农村新型便民商店,不只是商品丰富了,服务类型也更多了。”田汝艳说,功能丰富后,便民商店人气更旺,日均营业额提升了30%。

  电商赋能

  本地特产上行畅通

  午饭后,是便民商店较为轻松的时刻。这几个小时,田汝艳会在商店的隔壁房间帮儿媳妇李文婷的电商直播间打包快递。“这两天红色连衣裙、针织衫、马甲卖得格外好,中国人都讲究过年穿新衣,我们得赶快把货都发到顾客手中。”李文婷说。

  在与中小镇相邻的西柳镇,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服装专业批发市场——西柳服装批发市场,也带动了中小镇服装加工产业的发展。去年2月,一直在家带孩子的李文婷开始尝试大码女装电商直播。“一方面我们本地的服装进货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便民商店的物流便利。”李文婷说。在十几平方米的直播间内,有货品展示架、绿幕等设备。李文婷介绍,每隔一段时间,海城市商务局就会组织有针对性的免费培训,讲授最新的直播策略和技巧。“半年时间,我的直播间已经积累了4.7万名粉丝,一晚最多能成交三四百单。”李文婷信心满满。

  对于直播商户来说,物流的时效和价格是最为敏感的话题。“过去,村里的快递选择少、费用高、时效慢,搞电商直播想都不敢想。”李文婷说,“现在快递服务点落在便民商店,家门口就能收发3家快递快件,既方便又便宜。”

  近年来,海城市以农村便民商店作为快递村级服务站点,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同时,海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整合物流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在降低物流服务商成本的前提下,使其让利于农村物流使用的终端群体。“2022年,我们投资建设了海城市快递共配中心,日均收发快递30余万件,其中发出的快递数量占总量的一半还多。”海城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负责人张宇介绍,过去,各家快递公司需要各自分拣、配送。而农村地区由于快递数量相对较少、点位较为分散,快递公司只将快递配送至乡镇,由村民到乡镇自取,以此降低单件的分拣和配送的成本。“如今,不同快递企业的快递在市级共配中心汇集,按收件地址分拣,再统一配送至镇级中转中心、村级服务点;反之,发件时从村级服务点统一收集到共配中心,再由各家快递分散发出,可大大节省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

  “每天晚上6点左右都会有快递员来收快递,除偏远地区外,我们直播商户每单2.3元起步价就能发全国。”李文婷说。

  “物流企业逐步认识到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纷纷主动入局。近两年,海城市快递量增加了约30%,物流费用下降了约20%,县级到村级的物流时间从48小时缩减到24小时。”张宇说。

  统仓共配

  促进城乡消费平衡

  下午3点左右,田汝艳前一天通过“海城商贸”小程序下单的商品到货了。“5个20斤装大米,5个10斤装大米,1箱鸡蛋……”田汝艳逐一清点货物。

  “海城商贸”小程序是海城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的商贸服务平台,主要汇集海城市本地农产品,农村便民商店可以在此订到源头好货,既打开了当地农产品上行渠道,又降低了农村便民商店采购成本。“通过代理商线下巡店补货,一般要一周左右到货;而通过‘海城商贸’小程序订货,当天订,隔天就到,而且可以小批量订,保证货品新鲜的同时,还能缓解资金压力。”田汝艳介绍。

  “近几年,农村便民商店里的‘山寨货’基本销声匿迹了,城乡消费差异更主要地体现在货源价格和运输成本上。”海城市商务局副局长吴峰说,“如何让农村群众以更低价格买到好商品,抓好采购和物流两个环节是关键。”“店里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了,大米都有好几种可选。尤其最近新增的水果品类,太适合过年了,便民商店真方便。”王显玉说。

  在4800平方米的海城市快递共配中心内,一座容积500立方米的冷库不久前建成投入使用。海城市正在探索尝试邮快商合作新模式,在快递共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商贸统仓共配。

  “商贸统仓共配与快递共配原理相同,前期多了进货和仓储环节。”吴峰分析道,“我们将各厂商、批发商的货物在共配中心集中,让农村便民商店统一从该平台上订货,再按区域分拣组合后实施共同配送,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既能降低厂商向连锁店铺、农村便民商店供货的物流成本,又能让便民商店享受源头采购的批发价格。”吴峰介绍,下一步政府还将与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合作,扩大工业品采购规模、降低采购成本,进一步满足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

  为确保规范运营,海城市还注重对便民商店店主、服务站站长的培训和考核,制定了《海城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考评办法(试行)》,已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我们不断规范服务站的陈列、服务台账,提升站长服务水平。”张宇介绍。目前,完成改造的179家村级便民商店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单店日均营业额达2000元,年均盈利超2万元。“我们坚持改造一家存活一家,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预计2025年实现全市355个行政村新型便民商店全覆盖。”吴峰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5日 06 版)

(责编:袁勃、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