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农业更智慧(经济聚焦)

发布时间:2025-01-04 16:16:44 来源: sp20250104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再生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收割机在作业。   陈振海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深入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近日,记者来到湖南益阳和福建福清,实地体验赋能农业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新设备。

  ——编  者  

  

  湖南益阳智慧农场

  借助北斗导航、无人农机等,350多亩地全程无人化作业

  前不久,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港村,宏硕再生稻智慧农场正式开镰。

  距离田块几百米的智慧农场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先将收割机连接上云平台,接着用鼠标选取地块,点击开始。经过智能化改造的无人收割机随之启动,从机耕道驶入稻田内,开始自主作业。内置谷仓渐满,收割机又自主回到起点,将稻谷装进运输车辆。

  2023年年初,大通湖区启动再生稻智慧农场建设。智慧农场总面积达1118亩,由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团队,联合大通湖区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目前,农场中的350多亩地实现了全程无人化作业,其余区域也实现了无人设备深度参与。

  “智慧农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插秧机、旋耕机、除草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开展无人化改造。基于北斗导航技术,农机可以在田间按规划路径有序作业。”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介绍。

  再生稻,是利用收割后的稻桩继续发苗长穗的水稻。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实现“种一季、收两季”的效果,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投入成本。传统的有人作业收割机,由于人工操作的精度问题,容易在头季收割时轧坏不少稻桩,影响再生季的产量。

  “这个问题很难靠人力解决,不同的机械状态、不同的土壤硬度、不同的操作手,效果都不一样。”宏硕生物科技负责人熊姣军说,从源头开始无人化作业,有利于实现精度上质的提升。

  除了入场和出场位置的小部分区域,无人收割机都能精准行驶在几个月前无人插秧机形成的行列间隙内,很少有稻桩被轧坏。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胡炼介绍:“这叫‘种收同轨’,借助高精度的北斗导航,配合无人农机,我们将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

  胡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团队的一员,科研团队已经在这里进行水稻生产无人化研究和推广多年。“由于插秧和机收都实现了无人农机作业,后一次作业可以严格按照前一次的既有路径进行,农机对稻苗的碾压率由40%降至10%左右,大幅提高了再生稻的发芽率和产量。”罗锡文说。

  机收现场,连接着太阳能板的各类农田设施是支撑智慧农场运转的重要设备。“这边是自动水位计,那边是虫情监测站,远处还有田间气象站,这些设施构成了智慧农场的智能感知系统。”熊姣军介绍。

  多光谱无人机在农场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进一步精细化。“多光谱相机快速扫描大片农田,感知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及相关部位水分含量等重要信息,进而分析出水稻长势。相应地,飞防无人机进行施肥、洒药作业时就可以因地制宜。”胡炼介绍。

  目前,大通湖区再生稻智慧农场已初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数据采集分析、农事指令智能决策、农机作业智能执行。下一步,这里将努力实现耕种管收烘全链条无人或少人化。

  福建福清养殖基地

  机器人24小时巡查,自动生成环境云图,开展数据分析

  在福建福清光阳蛋业渔溪蛋鸡养殖基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养鸡机器人为智慧养殖注入了活力。

  24小时代替人工在鸡舍内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

  在5万羽鸡中找出“问题鸡”,只需要15分钟;

  收集数据、开展数据分析,为改进养殖提供建议;

  …………

  这就是光阳蛋业自主研发的养鸡机器人“木鸡郎”,拥有自动巡查、智能监测和辅助决策等功能。

  罗丽娟是养殖基地的一名饲养员。对她而言,以前最麻烦的不是拌料饲喂,也不是清理鸡舍,而是在茫茫鸡群中找出一只“问题鸡”。

  罗丽娟口中的“问题鸡”,包括死鸡、绝产鸡等,这些鸡或影响周围鸡的健康生长,或光吃粮不下蛋,在蛋鸡养殖中,必须及早发现处理。“可要在5万羽鸡中找到几只存在问题的蛋鸡,难度很大。”罗丽娟说。

  养鸡机器人解决了罗丽娟的难题。只需15分钟,养鸡机器人在鸡舍内巡检一圈,便能精准定位问题点,随后迅速将位置发送至饲养员手机上。饲养员只需按图寻找,便能精准找到、及时处理。

  据介绍,养殖基地有12栋鸡舍,每栋都配备了养鸡机器人。有了养鸡机器人的帮助,罗丽娟和同事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以前,一个饲养员最多管理几百只鸡,如今罗丽娟一个人可以负责3栋鸡舍、15万羽蛋鸡的饲养。

  智能排查仅仅是养鸡机器人众多技能中的一项,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生成鸡笼环境云图,为改进养殖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养鸡机器人身上除了有4个摄像头,还布设了众多传感器。每当它经过一个鸡笼,就会根据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数据,自动生成环境云图,找出养殖死角,并汇总全部鸡舍的养殖数据,结合市场需求、鸡蛋行情等进行分析,为养殖提供决策依据。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养殖基地负责人李国彬介绍,自从投用了机器人,养殖基地在原先已实现自动化养殖的基础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人生产效率提升30%,产蛋率提升1%—1.5%,料蛋比从2.2%下降到2.04%。得益于“问题鸡”的及时清理,养殖基地每年可以节约饲料60万斤。

  从2020年6月下线第一台“木鸡郎”,到现在推出能查找问题、巡检设备、分析决策的第六代“木鸡郎”,光阳蛋业对养鸡机器人的功能研发还在不断拓展。“未来的蛋鸡养殖将更加智慧。”李国彬说。

  

  本期统筹:韩春瑶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