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7:34:29 来源: sp20250107
“天空瓦蓝瓦蓝的,白云像散去又聚拢的羊群,山林如海,雪山圣洁。还有平措大叔,他的客栈像家一样温暖,他的话语充满了西藏的智慧,给了我力量。乘风破浪,一路向前!”离开林芝的鲁朗小镇前,来自湖北的王晓霏在旅行日记中写下了这段话。
国道318线、109线,自驾的、徒步的、骑行的,甚至还有推翻斗车、滑滑板的,络绎不绝。每天,有无数个像王晓霏一样的游客行进在这条道路上,他们有的在路上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有的在路上遇见了真实的自己,有的邂逅温暖、感受到人间真情。
70年来,川藏、青藏公路等交通大动脉四通八达,雪域高原和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乐章。
蕴含深情,一首《洗衣歌》传唱至今
美丽的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南山蓬勃的青草绿树映衬下显得巍峨、庄严。石碑背面篇首上书:“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
这首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洗衣歌》,以歌、舞、戏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集声、乐、情为一体,歌颂民族团结、军民团结。
川藏、青藏公路的建设史乃至新西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军民一家、团结奋斗的历史。一代代官兵驻藏、护藏、建藏,倾情倾力付出,兴建第一条公路、第一所学校、第一个机场、第一座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
在日喀则市亚东县,次仁曲珍、德吉和普次3位藏族姐妹结伴而行,自1982年起,为詹娘舍、则里拉等6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哨点累计送菜上百吨;在林芝市察隅县,“老阿妈”旺秋卓玛60多年如一日拥军不辍,把驻地官兵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照顾;在那曲市,牧民平措为了回报当地人武部帮助他脱贫,开着自己的运输车义务参加青藏铁路建设……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无偿划拨训练、演习、生产等用地,到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再到为随军家属、子女办理入户手续,解决入托入学问题,点点滴滴诠释着《洗衣歌》蕴含深情的传承。
军爱民、民拥军,信军、爱军、拥军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自觉行动。
心手相连,谱写交往交流交融佳话
茶马古道上著名的古镇——硕督镇,是川藏线上与康定、昌都齐名的三大重镇之一。上千年来,这里流传着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佳话。
在硕督镇民族团结广场,枝繁叶茂、共偕连理的一杨一柳两棵大树挺立在广场之上。据说,这两棵“团结树”,是由第一对藏汉联姻的夫妻种下的。而动人故事一直在延续。
今年42岁的边色卓玛,是土生土长的硕督人。2007年,她在洛隆县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时,结识了从四川来的泥瓦匠刘远树。刘远树喜欢喝酥油茶,一有空,就到边色卓玛那里讨茶喝,帮她干活。一来二去,两人便产生了情愫。
边色卓玛告诉记者:“因为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差异,最初我父亲并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后来他用踏实肯干的良好品质打动了老人家。”2008年,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刘远树和边色卓玛夫妻二人,一个憨实内向,一个为人爽直。边色卓玛主内,平时在家务农带孩子,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闲暇时便到附近去打零工。刘远树则主外,勤快又能干,长期在外务工。心齐气顺,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这辈子算是嫁对人了。”边色卓玛笑着说。
在川藏、青藏公路沿线,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比比皆是。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最高点。有“天下第一道班”之称的国道109道班,因青藏公路而生,与青藏公路相守。70年来,一代代道班工人接力驻守云端,用生命守护天路,用善举帮助路人,唱响大爱之歌。
近年来,青藏公路上进藏旅游、探险的人日益增多,有些人在翻山越岭到达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垭口时精疲力竭,出现不适状况。
109养护保通点设立的服务区,便成为唐古拉山上的“爱心驿站”。服务区提供的免费炉火、开水、氧气、方便面,抗高原反应的葡萄糖、药品,以及临时住宿的床铺等,虽然条件简陋,却能为遇到困难的过往司乘人员迅速补充体力、缓解高反。
这里家一样的温暖抚慰了无数旅人的身心。在109养护保通点会议室的墙上,挂满了各地人们送来的、寄来的锦旗,以及道班荣获的各种荣誉奖牌。对109养护保通点的职工来说,这些是对他们奉献、服务过往行人的最高褒奖。
传承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青藏高原多崇山峻岭,道路艰险。
“路修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在筑路的过程中,川、青、藏省区群众积极参与。来自四川甘孜州的6000头牦牛成为第一批支援物资,17000名藏族同胞为川藏公路建设挥洒了青春与热血。回望艰辛的修建过程,有人感慨:没有民族团结,就不可能有“两路”建成通车。
走过70年岁月,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故事不断书写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四川省甘孜县的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30多年如一日,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奔波,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共同经营好我们团结、稳定、和谐的家园。”这位康巴汉子用行动表达了他淳朴的心声。
昔日川藏、青藏公路被藏族人民称作“幸福的金桥”“吉祥的彩虹”,如今众多“金桥”“彩虹”如格桑花般扎根、绽放。一条条进藏“天路”,为西藏增添了人气和经济活力。目前,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2.33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3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均为100%。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道路沿线大批昔日贫困山村村民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今天的西藏,公路高等级化、铁路网络化、民航互联化、邮政普遍化进程加速,一张巨大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将360多万各族人民与祖国大家庭各兄弟民族紧密相连,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