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9:40:55 来源: sp20250107
新华社三亚10月22日电(记者王晖余、许仕豪、刘博)椰风海韵,碧波银滩。海南三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迎来倒计时一个月的重要节点。
时钟拨回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举办,这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前身,为这项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拉开了序幕。71年来,这项赛事不仅发掘和传承了传统体育文化,更成为各民族展现风采、增进交流的大联欢。
当前,赛会各项组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个月后的南海之滨,将见证这项传统盛会焕发出的别样新意。
践行新理念:力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当“最年长”的运动会遇上年轻的自贸港,三亚希望交出一份具有新意的答卷。自2018年申办成功以来,东道主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统筹指导下,紧扣“节约、精彩、绿色、科技、人文”的办会理念,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三亚市天涯海角举行。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场馆是办赛基础,场馆建设集中体现着本届运动会的理念。本着简约办赛的原则,本届运动会以三亚市现有场馆场地为主,19座场馆经过修缮提升,已陆续交付使用。位于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西南大学三亚中学等地的场馆,在闭幕后将为当地群众留下宝贵遗产。此外,运动会相关活动所使用的道具,如道旗、海报等,均为重复利用物料,于细微处体现简约、绿色的理念。
科技元素是本届运动会一大亮点。在本月进行的采火仪式上,以可燃冰作为燃料的火炬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是“探索二号”科考船为运动会采集的可燃冰,由潜航员通过保压取样器采集并带回陆地。火炬设计团队表示,这象征科技的力量,也寓意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无限潜力。本届运动会还开启了“科技奇妙之旅”,市民游客打开小程序“相约民族运动会”,选择城市、定制专属AI形象、上传照片、传递火炬,便可“解锁”自己的火炬手形象,成为一名“数字火炬手”。
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在筹办运动会的过程中,三亚焕发新颜,城市规划和人文气息都得到很大提升。近年来,借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等规划,三亚正在以日进日新的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和城市面貌,向各地来宾展现欢迎姿态。与城市提升形成合力的是市民的踊跃支持——8000余名志愿者,上千名定岗保障人员,鹿城洋溢着“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参与者”的浓厚氛围。
挖掘新玩法: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当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遇上现代的竞技形式,势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届运动会设有18个竞赛项目和约170个表演项目,从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中发掘整理体育项目,进而传承发扬,成为赛事一大看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陆续挖掘整理的上千个传统体育项目中,多半来自少数民族,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是发掘和传承这些“活化石”的重要平台。本届运动会新增的特色项目“攀椰竞速”,来源于海南各民族群众爬树摘椰子的生活劳作场景;过去在积水的雨季,土家族、苗族群众会使用传统工具高脚马来行走、涉水,这样的生活方式在运动会上摇身一变,成为颇受欢迎的“高脚竞速”。
资料图:参赛选手在珍珠球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逐渐消亡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为发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将采蛤蚌和篮球规则结合而成的“珍珠球”、参照羽毛球等隔网运动设计的“毽球”、被称为“东方橄榄球”的“花炮”……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也具备了吸引更多参与者的条件。为满足本届运动会需要,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还特意将赛会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的规则及裁判法编撰成册,供广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参与者和从业者学习使用。
传统文化有了新解读。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秋千项目只有女性运动员参加,不少人认为这沿袭自朝鲜族的传统。在吉林队教练杨玉丹看来,这也是对女性的一种鼓励,她们通过荡秋千变得更勇敢,“去看到更远、更广阔的世界”。以五禽戏、八段锦为根源的传统健身运动,融合多民族舞蹈被创编成民族健身操,56个八拍,寓意56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健体娱乐的同时,已经成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互鉴融通的鲜活实例。
折射新成就:展现全民健身成果、彰显民族团结进步
走进本届运动会各场馆,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一场群众体育的盛会、一场民族团结的盛会。
这将是一届展现全民健身战略成果的盛会。与竞赛成绩相比,更重要的是共享体育的乐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的文化特性以及相对简便、易于开展的特点,使其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少数民族全民健身事业取得空前成就。那达慕大会、内蒙古赛马季、端午龙舟赛,一年热过一年;体育援疆工作成效显著,新疆群众的全民健身路径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村超”“村BA”火爆出圈,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2024年9月28日,榕江县侗族大歌队的演员们在“村超”足球场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这将是一届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必然。
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动下,原先局限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逐渐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南方的花炮和龙舟,如今在北方大地越来越流行;东北满族群众酷爱的“珍珠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也生了根。微小的交融,折射出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11月22日至30日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35支代表队、约7000名运动员相聚三亚,共同谱写民族团结大联欢的新篇章。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