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715dfc2d-b371-4e6f-9817-eded63356d05_zsite.jpeg)
7月4日,施家岙村的村民们排练越剧伴奏。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c72c61a2-7c1a-4d3a-8de2-9ccd4c66224f_zsite.jpeg)
7月4日,参观者驻足观看越剧戏服。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1b7b86bf-db1c-4652-a582-26b1743e3148_zsite.jpeg)
7月4日,坐落于施家岙村的越剧博物馆吸引参观者。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5e5d51ef-17b4-42a5-b542-788e0eb4c11f_zsite.jpeg)
7月4日,施家岙村的村民在古戏台上排练越剧表演。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bf87e0ce-6a20-4996-b812-aaefc5c4a3b9_zsite.jpeg)
7月4日,施家岙村的村民在古戏台上排练越剧表演。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af824ae5-6ef7-4c4d-b7a2-6813c109f8cd_zsite.jpeg)
7月4日,越剧博物馆展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吸引参观者。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04/dc4d3735-67a4-4746-8495-a75ea91bd3bb_zsite.jpeg)
7月4日,外籍留学生在越剧博物馆体验生成越剧形象。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大约一百年前,越剧女子科班从这里走向上海,数年内获得大量关注,并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传承至今。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编辑:田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