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民营经济25条”:未来将出现三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4-11-23 13:28:26 来源: sp20241123

  文/邱牧子

  “民营经济25条”来了!

  为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国央行等八部门27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此次通知延续了之前政策基调,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进行精准发力,未来有望出现三大变化。

  变化一:服务民营企业有了明确目标

  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在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张文朗表示,这一次有了明确的考核目标。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制定对于民营企业的服务目标,要求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并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民营企业的业绩考核要求,这有利于从激励机制上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服务部联席负责人王正国也直言,通知要求制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年度目标,增强了绩效考核中对民营企业支持所占权重,能够有效提升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意识和支持力度。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则提到,从A股市场的数据来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力量,上市非金融企业数量达3368家。相比之下,银行贷款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9月末,5182家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累计贷款(以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口径大致测算)规模17.95万亿元,而民营上市企业贷款规模仅有4.39万亿元,占上市企业贷款比重为24.45%。

  张文朗也注意到,通知在结构上的支持力度体现出,本轮政策在总量缓解“紧信用”的同时,很重视高质量发展。未来金融周期下半场的经济结构会得到改善,这既是房地产调整的结果,也有中国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离不开政策引导。通知无疑在促进结构改善方面将发挥较大作用。

  变化二:畅通融资渠道从全方位推进

  “融资渠道上,通知从贷款、债券、股权三种途径对支持民企融资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王正国如是说。

  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贷款方面,通知要求实施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在债券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提效,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的配置,并提出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市场。

  在股权方面,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明确指出支持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突出私募股权市场定位。此外,通知还对完善票据市场、应收账款确权、加强融资担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中银国际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肖成哲看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痛点在于信用资质较弱、缺乏抵押物、在债券市场上认可度偏低等。此次通知在多渠道支持民营经济融资的政策制定上,不仅仅在总量层面提出了提升占比和规模的量化目标,还针对痛点做出了细致的政策安排。

  具体看,肖成哲指出,在信贷融资方面,针对民企缺乏抵押物而着重加大信用贷支持力度;针对部分民企单体信用资质较弱,提出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通过将个体民营企业嵌入整体产业供应链,为上下游企业增强信用和融通资金。

  此外,针对民营企业债券认可度较低的痛点,通知强调充分发挥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增信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的配置。

  在制度建设方面,针对民企天然存在的生命周期短、业务风险偏大等特征,通知也指明了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的方向,通过法制化建设和市场化定价,以完善的处置机制和合理的风险回报,解决债券市场上的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

  张文朗表示,通知还提出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一方面支持“引进来”,完善跨境投资和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扩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融资和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相关试点;另一方面助力“走出去”,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池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首贷户拓展行动,为优质民营企业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

  变化三:金融机构服务积极性要提高

  通知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肖成哲表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已经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通知》进一步推进对于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解决金融机构的“敢贷愿贷”问题。

  一方面,继续推进和深化此前颇有成效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继续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和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促进相关领域的融资规模持续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积极拓宽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帮助金融机构稳定负债端、夯实资本实力,进而提升服务实体的能力。

  王正国称,为达成上述政策目标,还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四方合力。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和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通知强调应深化合作对接,工商联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有市场、有效益、信用良好的优质民营企业名单,建立健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工商联系统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强化正向引导、信息共享等政策配套,以高效满足民营企业融资、融智等各类金融需求。

  “总的来看,此次通知充分总结并延续了前期金融服务实体中的成功经验、有效针对了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中仍存在的痛点、也为构建和完善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肖成哲说,相信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在各部门各地区的政策配合下,伴随着通知的推进和落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助力民营经济的活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