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创新与学科交叉“手牵手”

发布时间:2025-01-10 15:46:23 来源: sp20250110

原标题:让技术创新与学科交叉“手牵手”

“刚开始国外不看好晶硅电池,但中国通过提质增效把它做成‘萝卜白菜价’(可被市场接受的低成本),晶硅电池得到大规模推广。而国外看好的薄膜电池,成本却一直降不下来。”日前,在北京举办的“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用这样一个对比的例子阐明了一个观点:无论是哪类技术路线,从科学突破到产业化应用都会遇到曲折,需要不断“打磨”,才有望被市场接受。

近年来,可持续能源的市场占比不断增加。随着绿色化、智能化的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迭代,如何让这些新技术更快实现产业化?与会专家认为,来自技术创新和学科交叉的不断“打磨”,将为科学突破走向产业化提供更顺畅的路径。

技术“打磨”让产品性能增强

“在能量提升的同时,锂电成本从每瓦时5元降至0.5元,降低了90%。”欧阳明高表示,这些技术进步与相关政策叠加,大大推动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技术的“打磨”让锂电池寿命变长、成本降低、性能增强。

资料显示,10年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一次,仅能为汽车提供100多公里的续航动力;而现在,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

更多技术迭代正在推进新能源利用的新变革。“相比于晶硅电池,钙钛矿光伏技术理论上可使生产能耗从1.52千瓦/小时下降到0.12千瓦/小时,生产周期从72小时下降至3小时。”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欢萍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其在原料价格、加工周期、广电效率、度电成本等方面优势日渐明显。

如何让钙钛矿电池更好满足产业期望?新能源研发领域持续开展各类技术“打磨”研究,例如研发优势兼顾的“叠层”电池。“钙钛矿与晶硅的叠层电池能够实现对太阳能全光谱的利用。”欧阳明高介绍,它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达到40%,是当前大规模应用的光伏电池转化效率的两倍。

“当技术的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时,企业需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其市场化应用的痛点。”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谷雨说,产品需经历从实验室到小试线、中试线直至大规模生产的“打磨”,这个过程也是对企业制造水平与工艺能力的挑战。

开展更多交叉融合的探索

“人工智能大模型将改变材料寻找此前‘手工作坊’的试错方式,大幅度提升材料技术创新的效率。”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涉及大量的学科交叉,除了能量过程控制、材料科学等,新能源科技还在与仿真计算、人工智能、微纳制备等领域融合。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章凯强认为,把技术从实验室搬到现场,必须开展交叉融合的探索。他介绍,北京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正在鄂尔多斯推进“零碳机场”项目。该项目集成了储能、地下清洁能源、节能减碳、分布式资源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多种技术,需要从化学、供热、工程等多方面开展科技集成创新,才能让先进的技术路线应用落地。

“因此,企业应重视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章凯强建议,以储能企业为例,除了电化学专业,还应储备二三十个相关专业的人才,组成人才矩阵。这些人才可广泛开展产研合作,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成功产业化。

(责编:罗知之、陈键)